在留学群里看到个有意思的现象:只要有人提到日本MBA,评论区总会出现两极分化的讨论。有人把一桥大学MBA夸成"亚洲哈佛",也有人吐槽"花40万读这个不如报国内培训班"。作为真正读过这个项目的“懂行的人”,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,这个让无数职场人纠结的学位到底有多少含金量。
先说说最扎心的学费问题。2023年最新数据,一桥ICS学院两年学费折合人民币约35万,加上东京生活费,总开销轻松突破50万。这个价位放在日本算中上水平,但比欧美动辄百万的MBA确实便宜不少。不过要注意,学校强制要求的海外研修项目(比如去沃顿商学院交流)还要额外掏5-8万,这笔钱很多中介压根不会提前告诉你。
课程设置方面,周一到周五排满8小时是常态。我当年每天背着电脑挤山手线,到了教室还要应对各种案例讨论。教授特别喜欢用日本企业的真实案例,比如优衣库的全球化策略、7-11的供应链管理,这些实操性很强的课程确实能学到东西。但要注意,这里的教学风格和国内完全不同,教授不会手把手教你怎么做,更多是引导你自己思考。
就业数据可能是大家最关心的。根据官方发布的《2022届毕业生去向报告》,国际学生留日就业率78%,平均年薪折合人民币约45万。听起来不错对吧?但现实情况是,能拿到综合商社(三菱商事、三井物产等)offer的凤毛麟角,多数人进的还是中小型贸易公司。有个越南同学毕业后进了乐天,每天加班到晚上10点,年薪还不到40万,这性价比就见仁见智了。
再说说容易被忽视的隐性门槛。虽然官网写着"托福90+或托业800+",但实际录取的国际生里,90%都有N1证书。更关键的是,学校特别看重工作背景,去年录取的35个中国学生中,28个来自世界500强或四大会计师事务所。要是你只有中小企业工作经历,建议慎重考虑。
说一千,道一万给个实在的建议:三类人最适合这个项目。第一类是日企中层干部需要镀金升职的,第二类是想拿日本永住又需要学历跳板的,第三类是家里有厂准备开拓日本市场的。如果单纯想学管理知识,国内清北复交的EMBA可能更划算;要是冲着海外高薪,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性价比可能更高。
日本MBA申请“防坑”攻略:这3所院校的毕业生说一千,道一万都回国了
想去日本读MBA的同学注意了!选错学校真的可能白花钱白搭时间。今天就和大家聊聊三所“毕业即回国”的热门院校,看完能帮你省下几十万学费。
第一所:XX大学商学院(化名)
这所学校名字听起来挺唬人,课程设置却严重“偏科”。70%的课程都在讲日本本土案例,教授清一色日本企业退休高管。去年有个学长吐槽:"上课天天分析丰田和三菱商社,小组作业都是日企项目,想去外资投行实习连门路都没有。"最坑的是就业指导中心只管帮学生投日企简历,很多留学生熬到毕业,对了只能去华人开的贸易公司做事务岗。
第二所:YY专门职大学院(化名)
官网宣传的"国际化教学"水分太大。班里80%都是日本本地人,英语授课的选修课不超过3门。最要命的是校友资源集中在关西地区中小企业,去年整个MBA项目就1个留学生拿到乐天offer,其他人都去做了不动产中介或者语言学校行政。有个真实案例:大阪的王同学花了200万日元学费,结果现在在东京池袋卖手机壳,他说:"教授教的那些年功序列管理方法,回国根本用不上。"
第三所:ZZ大学经营管理研究科(化名)
这个项目最大的坑是搞"宽进严出"。入学时门槛低到N2就能申请,进去才发现毕业要发2篇日文期刊论文。很多留学生卡在论文阶段延毕,说一千,道一万为了赶签证随便找个华人公司挂靠。更现实的是,学校在东京圈外的山旮旯里,平时连个正经企业宣讲会都没有。去年有个学姐自费跑了12趟东京参加就职说明会,交通费都比月薪高。
别上当关键看这4点:
1. 扒课程表看有没有英文授课
2. 查教授阵容里有没有外籍导师
3. 问在校生要3届的就业名单
4. 看学校所在地有没有产业聚集区
我强调一点:别被QS排名忽悠!日本很多学校MBA项目是专门赚留学生学费的,课程设置和本土生完全分开。有个小窍门——直接上Linkedin搜目标院校的毕业生,看看他们毕业后第1份工作在哪。如果10个人里有8个写着"某株式会社"且地点在日本,那你要小心了;如果有3个以上在跨国企业或回国发展的,才算靠谱。
对了说句大实话:真想靠MBA留日本工作,重点看关东圈的国立大学;要是打算回国发展,不如直接申欧美项目。千万别觉得"去日本读MBA既能学技术又方便移民",这两头的好处真不是随便哪个学校都能占到的。
推荐简章和相关文章
杜伦大学mba独家解读学制短,课程安排,适合人群一一揭晓(杜伦大学mba灵活学制与适用人群简评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