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一朋友,我月薪8000该不该读这个MBA?"这是我三年前最纠结的问题。作为北方高等商学院MBA的往届学员,今天就用最实在的大白话,把普通工薪族最关心的五个问题掰开了揉碎了说。
先说基本情况:北方高商MBA有在职班和全日制两种,学费18.8万起。这个价位在北方地区不算最贵,但也不便宜。我认识的同学里,有基层公务员、私企主管,也有开早餐店的小老板。拿我自己来说,当时每月房贷5000,咬牙刷信用卡付的首期学费。
课程设置挺接地气。周三晚上+周末上课的模式,对上班族比较友好。管理会计、市场营销这些必修课,老师会结合本地企业案例。记得讲市场定位时,老师就拿咱们市的老牌食品厂转型案例当教材,连他们失败的促销方案都拿出来分析。
重点说说人脉资源。我们班48个人,确实有几位企业高管,但更多的是普通中层。不过有个隐形福利:学校每年办的企业参访活动真管用。去年跟校友去参观某上市公司,同组的李姐就是在那次活动上拿到了跳槽机会,现在年薪翻了倍。
证书含金量要分情况说。如果是国企评职称,这个硕士文凭绝对好用。我同事小王去年评副高,就靠这个学历加了分。但要是想去跨国企业,建议还是优先考虑有国际认证的院校。
对了说个扎心的事实:班里确实有3个同学中途退学。有的是工作调动,有的是家里突发状况。所以建议存款没到20万的朋友,真要谨慎考虑。不过学校现在有分期付款政策,压力能小点。
北方高等商学院MBA学费贵吗?普通家庭要攒几年?
北方高等商学院的MBA项目在国内算得上“中上水平”。以2023年最新数据为例,全日制MBA的学费大约在18万-25万之间,非全日制因为学制更长、附加资源更多,学费可能接近30万。这个价格还不包括教材费、住宿费、出国交流的额外开支。如果算上这些杂项,整个读下来总花费可能冲到35万上下。
横向对比的话,比普通一本院校的MBA贵出一大截,但比起顶尖的“清北复交”动辄四五十万的学费,北方高商的定价还算“克制”。不过对普通家庭来说,这个数字确实不算小。
二、钱都花哪儿了?
很多人觉得MBA就是“交钱买文凭”,其实不完全对。北方高商的学费主要用在三块:
1. 师资和课程:聘请行业大咖、国外教授授课,案例库每年更新;
2. 校友资源:组织企业参访、行业论坛,和名企合作实战项目;
3. 硬件设施:比如专用的案例讨论室、商业模拟实验室等。
说白了,学费贵不贵得看“买到了什么”。如果只想混个学历,可能觉得不值;但如果冲着人脉和实战能力去,这钱花得就有方向了。
三、普通家庭攒多久?
假设一个普通双职工家庭,年收入15万左右,除去房贷、生活开支、孩子教育,一年能攒下5万就算不错。按这个速度,攒够30万学费得整整6年。要是家里老人突然生病,或者遇到其他意外开支,时间还得拉长。
但现实里很少有人会等攒够全款再读书。大部分人选择“边攒边借”——比如用积蓄付首期,剩下的申请教育贷款,工作后再慢慢还。不过这种方式压力也不小,每月还贷可能占到工资的1/3。
四、值不值这个价?
这个问题得分人。如果符合以下两种情况,咬牙读可能划算:
行业门槛高:比如金融、咨询行业,没MBA进不了核心岗;
职业瓶颈明显:工作5年以上卡在基层管理,需要系统提升。
反过来说,如果单纯为了“面子”或者跟风,可能血亏。北方高商的MBA确实能带来更好的跳槽机会,但毕业起薪也就比原来高20%-30%,短期内回本困难。
五、有没有省钱的办法?
1. 奖学金:学校针对成绩优秀或背景突出的学生有5%-30%的学费减免;
2. 企业赞助:如果单位有人才培养计划,可以尝试申请补贴;
3. 兼职读书:选非全日制项目,用工资cover部分开销;
4. 精打细算:教材买二手,住宿选合租,放弃非必要的出国模块。
说一千,道一万说句大实话:读MBA从来不是“必须选项”。普通家庭如果决定要投入,建议先摸清自己的职业规划,别光听别人说“值”,得自己算明白这笔账。
推荐简章和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