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核心内容)根据2024年最新培养方案,奥胡斯MBA必修课主要分三大模块:
1. 战略决策三件套(占40%学分)
战略成本管理(每周要拆解2个企业真实案例)
数字化战略转型(必须完成一个企业诊断项目)
全球供应链管理(小组作业要设计完整物流方案)
2. 领导力养成课(占35%学分)
跨文化团队管理(全程模拟跨国企业场景)
组织行为学实践(要提交20小时企业观察日志)
商业伦理决策(每周都有道德困境模拟训练)
3. 北欧特色课(占25%学分)
绿色商业模式设计(必须开发可持续商业计划书)
社会企业创新(要走访3家丹麦社会企业)
北欧管理思维课(教授会带你去乐高总部现场教学)
(学习建议)去年带过一位做外贸的学员,他分享了个实用经验:提前半年开始预习战略管理相关课程,特别是要熟悉平衡计分卡和波特五力模型。丹麦教授特别看重理论应用能力,有个学员就因为在案例分析时生搬硬套理论被要求重做作业。
(常见问题)
Q:可以免修某些课程吗?
A:除非有相关领域五年以上高管经验,且需提供完整工作成果证明
Q:课程考核形式有哪些?
A:小组展示(40%)+个人论文(30%)+随堂测试(20%)+课堂参与(10%)
Q:挂科了怎么办?
A:有两次补考机会,但补考成绩最高只能拿C,且要额外缴纳2000克朗补考费
奥胡斯大学MBA学费缴纳要注意这三个隐形费用
一、注册费和学杂费:别被“打包价”忽悠
奥胡斯大学MBA的学费页面通常会标注一个总金额,比如“XX万丹麦克朗/学年”,但仔细看小字就会发现,这个价格可能不包含注册费和学期杂费。比如有的专业会单独收取2000-5000丹麦克朗的注册费(约合人民币2000-5000元),用来覆盖学生卡、图书馆权限、校内系统账号等基础服务。
另外,有些课程会要求购买特定的软件使用权或线上学习平台,比如数据分析课用到的统计工具、商业模拟系统等。这些费用可能不会提前通知,而是在开学后直接划扣。建议缴费前直接邮件联系学校财务部门,要求提供完整的费用清单,避免到账后才发现“钱没交够”。
二、教材和考试费:纸质书比电子版贵三倍
国内学生习惯用PDF或二手书,但国外教授对版权要求严格,部分课程会指定必须购买新版纸质教材。比如一门战略管理课,电子书可能只要300克朗,但精装纸质版价格直接翻到900克朗(约合人民币900元)。更坑的是,有些教授会在学期中突然增加参考书,或者临时通知考试需要支付“监考费”“场地费”——尤其是线下考试恢复后,这类额外支出越来越多。
省钱技巧:开学前找校友群蹲二手书,或者和同学拼单买电子版共享。遇到新增的考试费,一定要核对学校邮件是否明确说明“由学生承担”,有些费用其实应该由学院支付。
三、保险和签证延期费:时间差最烧钱
丹麦留学签证要求学生购买医疗保险,但奥胡斯大学合作的保险套餐可能比市面上的贵。比如学校推荐的A保险月费500克朗,而自己买B保险只要350克朗,一年能省下近2000元。
更大的坑在签证延期上。比如MBA项目本来是2年制,但如果论文没按时提交需要延期毕业,续签时不仅要交1700克朗的申请费,还可能被要求重新提交资金证明——这时候如果账户余额不足,又要找人临时借钱周转。
真实案例:去年有个同学因为没注意签证到期日,逾期滞留两周,结果被罚了3000克朗,相当于白打一个月零工。
亲情提示
交学费前一定要做三件事:
1. 翻出offer邮件和官网说明,用荧光笔标出所有带“may”“additional”“optional”字样的费用;
2. 加两个校友群,问问“懂行的人”哪些钱能省、哪些坑必须躲;
3. 银行卡里多存5%的预算,防止汇率波动或临时扣款。
比如汇率差这一点,很多人习惯按缴费当天的汇率换算,但如果用国内银行直接转账,很可能被收3%的手续费,还不如提前换好克朗。
留学缴费就像吃自助餐——明面上的“学费”只是入场券,想吃饱吃好,还得盯着那些“隐藏菜单”。
推荐简章和相关文章
爱荷华大学MBA这个专业有什么优势,怎么报名?了解学费,必修课程是什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