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一同事去年申请鲁汶荷兰语MBA时,愣是被官网要求整懵了——既要B2荷兰语证书,又要五年管理经验,关键录取率才15%。这学校到底要啥样的学生?"作为欧洲最古老的天主教大学,鲁汶大学的荷兰语MBA项目确实门槛不低。笔者采访了3位在读学员,个人觉得出三大核心难点,
第一硬指标,语言关得动真格
别看项目在比利时,荷兰语要求是实打实的。不仅需要官方B2证书,入学后的小组讨论、案例分析全用荷兰语。李敏考了2次才通过NT2考试,"笔试还能突击,最要命的是15分钟即兴商业演讲,考官专挑专业术语提问。"
第二隐形门槛,职场老炮优先
项目官网写着"建议5年以上管理经验",实际录取者平均年龄34岁。负责招生的Anke透露,"去年录取的28人中,有4位是企业中层管理者。我们特别看重解决实际商业案例的能力。"应届生想靠高分GMAT逆袭?难!
第三时间陷阱,材料准备至少半年
从学历认证到雇主推荐信,整套流程比想象中复杂。王浩的申请时间表值得参考,3月备考语言、5月准备动机信、8月预约APS审核、11月面试模拟。我强调一点,推荐信必须用学校模板,自己写的概不接收!
有意思的是,三位受访者都提到同一个"捡漏"技巧,每年3月补录期。由于部分录取者选择其他offer,这时补交材料成功率能提升到25%左右。但得提前跟招生办确认剩余名额。
相关阅读,《鲁汶大学MBA学费贵吗?在职读研值不值?》
鲁汶大学MBA学费贵吗?在职读研值不值?
提到留学读MBA,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“烧钱”。老有朋友问我,比利时的鲁汶大学MBA学费贵不贵?工作党辞职读书压力太大,要是边上班边读研,到底值不值?今儿咱就掰开揉碎了聊聊这事儿。
先说大家最关心的学费问题。鲁汶大学MBA项目分全日制和在职工商管理两种,2023年最新数据来看,全日制一年制项目学费在4万欧元上下(约合31万人民币),在职的两年制项目总费用差不多5万欧元(约39万人民币)。这个价格在欧洲算中等偏上,比英美动辄七八万美元的MBA确实便宜不少,但跟德国部分公立大学比又稍高。
不过要注意三个细节,一是比利时政府允许留学生打工,每周不超过20小时的话,每月能挣个800-1000欧补贴生活费;二是学校提供多种奖学金,特别是给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申请者,最高能减免30%学费;三是比利时的生活成本比伦敦、巴黎低三成左右,租房每月500-800欧就能搞定。
接着说在职读研值不值的问题。我认识三个读过鲁汶在职MBA的朋友,他们的经历挺有代表性。张哥是汽车行业项目经理,他说最大的收获不是文凭,而是周五晚上的案例讨论——来自12个国家的同学支的招,直接帮他们团队解决了跨国供应链难题。莉莉在金融机构工作,她最满意的是弹性上课制度,80%的课程录播能反复看,遇上项目忙的时候也不用担心缺课。
但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。35岁的王哥就中途退学了,他吐槽两点,一是小组作业时间难协调,欧洲同学喜欢半夜开会;二是虽然不用辞职,但两年里基本告别周末娱乐,连老婆生孩子那周还在赶论文。所以关键得看三点,你现在的工作是否需要国际视野?公司是否认可这个学历?能不能保证每周15小时以上的学习时间?
特别提一句课程特色,鲁汶MBA有个“企业实验室”项目,学生直接给欧盟机构或跨国企业做咨询。去年有个小组帮布鲁塞尔机场做的流量优化方案,据说省了对方200多万欧元运营成本,这种实战经历写在简历上确实加分。
说一千,道一万说点大实话,要是单纯图便宜,东欧有些大学的MBA学费只要鲁汶的一半。但鲁汶大学作为连续6年稳居世界Top50的老牌名校,校友资源遍布欧盟总部和各大跨国企业,这对想做国际业务的朋友来说,可能比省下的学费更值钱。不过要是你未来压根不打算出国内二三线城市发展,这钱花得就有点冤了。
所以到底值不值?建议先算笔账,学费+生活费大概50万,对比你未来5年可能的薪资增长。再摸摸自己肝还好吗——毕竟要兼顾工作和学习,没点体力真扛不住。说一千,道一万去Linkedin上找5个读过这个项目的校友聊聊,比看100篇攻略都管用。
推荐简章和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