拉曼·鲁尔大学的MBA项目这几年在国内热度越来越高,但很多人在报名前最纠结的问题就是,"这个文凭到底好不好拿?"我特意找了三名去年刚入学的中国学生聊了聊,结合他们的真实经历,给大家说说实际情况。
首先得明白,这个项目的难主要不在考试本身。和国内考研不同,他们更看重综合条件。英语成绩是硬杠杠,雅思6.5分是基本线,有个在银行工作五年的学员考了三次才达标。不过最容易被忽视的是工作经验,有个做外贸的学员说,面试时考官追着他问疫情期间处理客户纠纷的具体案例,差点没答上来。
申请材料里的推荐信也有讲究。有个学员找了直属领导写推荐信,结果被要求补充行业权威人士的推荐。建议大家最好准备两份推荐信,一份来自直属上司,另一份找合作过的客户或行业前辈。
上课后的强度比想象中大。每周20小时课程打底,有个宝妈学员说经常要凌晨两点赶作业。小组作业特别考验人,国际学生组队时容易产生文化冲突,有个小组因为印度同学总迟到差点闹翻。不过教授们确实专业,有个教战略管理的老师是给新加坡政府做过咨询的实战派。
毕业答辩没传说中那么可怕,但论文选题要接地气。有个学员研究自家公司的仓储优化方案,反而比那些搞宏观课题的更容易通过。关键是要能拿出真实数据,教授们特别反感纸上谈兵。
关于备考建议,“上岸人”说三件事最重要,提前半年练英语口语、整理好自己的工作案例库、找在读学生了解最新考题趋势。有个狠人把近三年面试真题都背熟了,结果真被问到原题。
拉曼·鲁尔MBA申请条件详解
一、学历门槛,本科是基础,专业不限
拉曼·鲁尔MBA对学历的要求很明确,必须有正规本科文凭。无论是国内全日制还是自考、成考,只要学历能在学信网认证,学校都认。专业背景?完全没限制。学计算机的想转管理,文科生想搞商科,统统没问题。不过,学校会优先考虑有商科相关课程基础的申请人,比如学过经济学、统计学。如果本科和商科八竿子打不着,建议提前补点网课,面试时能聊两句专业术语更稳妥。
二、工作经验,两年以上更吃香
虽然官网写着“接受无经验申请”,但实际录取中,有2年以上工作经历的人成功率明显更高。特别是管理岗、市场运营、财务这类和商科直接相关的岗位,学校尤其看重。如果是应届生或工作不满一年,也不是完全没机会,但得在其他材料里突出自己的实践能力,比如在校期间带队完成过商业项目,或者有高质量的实习经历。
三、语言成绩,雅思6.0是硬指标
英语不行?趁早打消念头。拉曼·鲁尔MBA全程英文授课,要求雅思至少6.0,单项不低于5.5。托福也行,换算过来大概80分左右。如果语言成绩差一点,比如雅思5.5,学校可能会发“有条件录取”,但必须在上课前补足分数。实在考不过的,可以考虑先读学校的语言班,不过得多花时间和银子。
四、申请材料,细节决定成败
准备材料时千万别马虎,这几样缺一不可,
1. 成绩单,本科期间的平均分最好75以上,如果有挂科记录但补考过了,需要额外说明。
2. 个人陈述(PS),别写“从小梦想读MBA”这种套话。重点突出你的职业规划,比如“未来5年计划在东南亚市场拓展业务,MBA课程能帮我系统学习跨文化管理”。
3. 推荐信,找直属领导或教授写比找“大牛”更管用。内容要具体,比如“该员工在2023年带队完成客户增长30%”,比空洞的“表现优秀”更有说服力。
五、面试准备,聊实际案例别背模板
材料过关后,会有一轮在线面试。考官最爱问两类问题,
职业相关,比如“你目前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?怎么解决的?”
情景假设,例如“如果团队中有成员消极怠工,你会怎么处理?”
回答时记住一个原则,用事实代替理论。与其说“我会加强沟通”,不如说“上个月我用周例会+一对一谈心解决了组员拖延问题,项目提前3天交付”。
六、学费与时间安排
2024年学费约合人民币8-10万,分学期缴纳。上课方式灵活,可以选择全日制(12个月)或非全日制(18个月)。很多在职申请人会选择周末班,但需要协调好工作和学习时间。学校每年有两次入学机会,分别在3月和10月,建议提前4个月开始准备申请。
学姐提醒一句,所有材料需要翻译成英文并公证,毕业证、学位证千万别忘做学信网认证。如果自己搞不定文书,找个靠谱中介帮忙润色能省不少心,但千万盯紧进度,别当甩手掌柜。
推荐简章和相关文章
拉曼·鲁尔大学MBA大曝光,申请攻略与费用(了解拉曼·鲁尔大学MBA的申请和费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