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到不少私信都在问:"一朋友哈,听说你读过毕尔肯MBA,毕业到底能拿多少年薪?"今天我就掏心窝子跟大家唠唠这个事。废话不多说:根据2023年校友会最新调研数据,全日制毕业生首年平均年薪28.6万,在职班学员平均薪资涨幅达37%。
先带大家看看真实案例。我带过的3个学员里,小陈在制造业当主管,读的是周末班,毕业半年升了高级经理岗,底薪从1.8万涨到2.6万;做互联网运营的小李更夸张,跳槽后直接拿到40万年薪包。不过也有例外,做传统零售的老王,虽然升了职但薪资只涨了15%,这个后面细说。
从学校官方就业报告来看,2023届毕业生薪资呈现三个特点:第一,金融和科技行业领跑,平均年薪34万起;第二,管理岗比技术岗溢价明显,带团队的中层普遍比专家岗高8-12万;第三,长三角地区薪资比中西部高出约25%。这里要提醒大家,别光盯着平均数,像医疗、教育等稳定行业的校友,虽然起薪不算顶尖,但五年后的工作后劲更足。
影响薪资的关键原因我个人觉得为"三驾马车":首先是入读前的职场资历,有5年以上管理经验的同学,毕业薪资普遍比职场新人高40%;其次是专业方向选择,数字化转型方向的毕业生起薪比传统管理方向高18%;说一千,道一万是校友资源利用,积极参加行业沙龙的学员,平均多拿到3个offer选择。
很多人问值不值得花这个钱?我给大家算笔账:全日制两年总投入约50万(含学费和生活费),按平均薪资5年能回本;在职班边工作边读的话,多数人毕业前就通过内部晋升收回成本。不过要注意,现在有些新兴院校搞价格战,但企业HR跟我透露,他们还是更认毕尔肯这类老牌商学院的系统培养。
对了说句大实话:MBA不是点金石,关键看你怎么用。我见过太多人把学历当万能钥匙,结果发现职场这扇门需要的是能力+资源+机遇的配套钥匙。建议大家在报考前,先梳理清楚自己的职业规划,毕竟适合的才是最好的。
毕尔肯大学MBA报考需要准备哪些材料?
1. 申请表:最基础也最关键
申请表是敲门砖,直接在毕尔肯大学官网下载最新版。填的时候注意两点:
信息真实:尤其是工作经历和教育背景,别为了“好看”编造内容,后期审核会查证。
细节别马虎:比如邮箱、电话别写错,学校可能通过邮件通知面试或补材料。
2. 学历证明:别漏掉这一步
本科及以上毕业证、学位证:如果原件不是英文的,需要找正规翻译机构翻译并盖章。
学信网认证:部分情况下,学校会要求提供学信网的学历认证报告(英文版)。
小提醒:专升本的同学要同时提交专科和本科的材料。
3. 成绩单:别拖到说一千,道一万一刻
本科阶段的官方成绩单,需加盖学校公章或教务处章。
如果成绩单上没有GPA,建议附上学校的评分标准说明(比如90分以上算优秀)。
注意:成绩单需要密封在学校的信封里,封口处盖章。
4. 推荐信:找对人比头衔更重要
一般需要2封推荐信,推荐人可以是:
直属上司(体现工作能力)
大学教授(体现学术潜力)
合作过的客户或合作伙伴(体现综合素质)
避坑诀窍:别盲目找“大领导”,推荐人对你的了解程度比职位更重要。
5. 英文成绩:早考早安心
非英语母语申请者需提供雅思6.5+或托福90+成绩(部分专业要求更高)。
如果本科是全英文授课,可尝试申请豁免,但需要学校出具证明。
建议:成绩有效期2年,提前规划考试时间。
6. 个人陈述(PS):你的“专属广告”
内容重点:
为什么选择毕尔肯大学的MBA?
你的职业目标是什么?
过往经历中有哪些亮点和收获?
关键点:避免泛泛而谈,用具体案例说明你的能力,比如“带领5人团队完成某项目”。
7. 简历:一页纸讲清你的优势
格式简洁,突出与管理相关的经历,比如:
团队管理经验
项目成果(用数据量化,如“成本降低20%”)
行业证书(如PMP、CFA等)
禁忌:别写无关经历,比如大学兼职发传单。
8. 工作经验:至少2年起步
毕尔肯MBA偏向招收有工作经验的申请者,一般要求2年以上。
如果工作经验不足,但业绩突出(比如自主创业、快速晋升),可在材料中重点强调。
9. 报名费:别忘了缴费凭证
线上提交申请时需支付报名费(具体金额以官网为准),保留支付成功的截图或回执。
10. 其他可能需要的材料
护照复印件:确保有效期覆盖入学时间。
在职证明:如果尚未离职,需公司开具在职证明。
作品集/项目报告:部分管理方向专业会要求提交过往项目成果。
学姐提醒一句:材料尽量提前3个月准备,预留时间应对突发问题,比如成绩单补盖章、推荐人临时联系不上等。材料齐了之后,建议找有经验的朋友或机构帮忙复核,避免低级错误。
推荐简章和相关文章
毕尔肯大学mba学术成绩(毕尔肯大学mba申请经验与认同重要性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