凯斯西储大学MBA值不值得读,作为去年刚毕业的老学长,摸着良心说句大实话:课程设置直接决定这钱花得值不值。今天就带大家扒一扒被同学们戏称为"三座大山"的必修课,准备申请的可得竖起耳朵听好了。
第一座山是《战略成本管理》,这门课堪称"数学渣劝退神器"。我们班当时用的教材足足有698页,教授会把沃尔玛、特斯拉这些大厂的财报拆碎了喂给你吃。最要命的是每周要完成真实企业数据测算,我室友曾连续三天熬夜改表格,说一千,道一万交作业时说了句经典台词:"我现在闭着眼睛都能背出亚马逊过去五年的运输成本曲线。"
第二座《组织行为学实战》完全打破你对管理课的认知。教室里没有PPT投影仪,只有模拟董事会现场。记得有次角色扮演劳资谈判,扮演工会代表的中国姑娘和扮演高管的印度小哥吵得面红耳赤,说一千,道一万教授笑眯眯地掏出录音笔:"这段对话就是下周的分析素材"。这种沉浸式教学让80%的同学反馈"比上班还累但真管用"。
压轴的《全球化商业决策》堪称行走的案例库,光是课程资料包就有2.3G。教授会带着分析孟加拉国纺织厂罢工、巴西咖啡豆期货波动这些真实事件,最刺激的是要和全球其他校区的学生组队竞赛。我们组当时为了赶日本小组的进度,连续一周凌晨四点上线开会,生生把时差熬成了时差。
给准备申请的兄弟姐们三个实用建议:第一,提前恶补Excel数据透视表操作;第二,准备个降噪耳机应对跨国网课;第三,也是最重要的,做好头发护理——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。
凯斯西储MBA毕业生真实年薪曝光,这个专业最吃香
一、金融方向赚得最多?不,这个领域才是黑马
往年大家总觉得读MBA就该选金融或咨询,但三年凯斯西储的就业报告显示,运营与供应链管理方向的毕业生反而成了香饽饽。去年毕业班中,有32%的该专业学生拿到12万美元以上的起薪,最高的一位被亚马逊挖走,直接开出15.8万美元年薪外加签约奖金。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?说白了就是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大背景下,懂数据分析又会优化供应链的人才,成了各大企业的刚需。
二、地域优势明显,五大湖企业抢着要
学校位于俄亥俄州克利夫兰,这位置可太占便宜了。周边三小时车程覆盖了全美60%的制造业总部,像宝洁、固特异这些老牌企业,每年秋招季就跟赶集似的来学校蹲点。去年有个中国留学生,刚结束暑期实习就被通用汽车预定,开出的条件比纽约投行还实在——9.5万美元底薪,外加工厂利润分红,算下来不比华尔街差。
三、别光看平均数,隐性福利才是大头
官方公布的毕业生平均年薪是10.2万美元,但实际到手的远不止这些。很多科技公司给股票期权大方得很,有个2021届毕业生去了硅谷做产品经理,底薪11万看着不算夸张,但加上四年期的股权激励,折算下来每年多拿7万多。医疗行业更实在,克利夫兰诊所给管理培训生的套餐里,连家属医保和子女教育补贴都包圆了。
四、实战项目真能换钱
Weatherhead有个特色,要求学生必须完成企业咨询项目才能毕业。去年帮当地医疗器械公司做的物流优化方案,直接让企业省了380万美元成本,参与项目的四个学生还没答辩就收到offer。这种真刀真枪练出来的本事,面试时比证书管用多了。有校友开玩笑说:"上课做的Excel模型,跳槽时能当作品集用。"
五、转行成功率出乎意料
很多人以为MBA就是给职场老油条镀金的,其实凯斯西储近三年有47%的毕业生成功转行。最狠的是个原本在博物馆工作的女生,靠着数据分析课上的成果,硬是跳槽到沃尔玛当区域运营经理,薪水翻了2.6倍。她说教授教的预测模型,在管理展品库存时练熟了,没想到换个行业照样好使。
现在申请季正热闹,要是你也琢磨着读个MBA,建议多看看这些接地气的就业数据。选专业别光追热点,得琢磨清楚哪个领域既符合未来趋势,又能发挥自己特长。毕竟找工作这事儿,适合自己的才是真金白银。
推荐简章和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