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台收到很多私信:"一姐妹,我在县城银行上班月薪5千,读赫瑞瓦特MBA到底有没有用?"今天就掏心窝子说说大实话,拿我表弟的真实经历举例——他在汽车4S店干了6年销售,去年刚拿到赫瑞瓦特MBA文凭。
先说最实际的:学费能不能赚回来?表弟读的是线上班,总花费12.8万。现在跳槽到车企总部做区域经理,月薪从8千涨到1万8。按这个涨幅算,2年就能回本。但注意!不是所有人都能涨这么多,关键看三点:
1. 学历门槛有没有卡你:比如国企晋升要硕士文凭,这时候就有用
2. 工作是否需要管理知识:像物流主管学供应链管理直接能用上
3. 行业认不认这个学校:在制造业外企,赫瑞瓦特的QS排名还挺吃香
再说上课难度,真不像传说中那么水。表弟每周至少花10小时看录播课,全英文教材看得头疼,小组作业要和不同时区的同学熬夜开会。适合有时间规律、英语四级水平的人,要是天天加班到10点就别勉强。
重点说说隐形福利:校友资源挺实在。他们班有建材公司副总、跨境电商老板,去年表弟牵线帮公司拿下200万的订单,领导立马给发了3万奖金。但内向的人可能用不上这个资源,白白浪费机会。
亲情提示三类人慎重考虑:
想靠MBA转行的:不如直接考证
单位不认在线学历的:先问清楚HR
五年内要生娃的宝妈:根本抽不出时间写论文
说到底,值不值要看你的现状和需求。就像买羽绒服,在海南可能用不上,在东北就是刚需。下个月我准备写写《赫瑞瓦特MBA申请“躲坑”秘诀》,有想了解的记得留言。
赫瑞瓦特MBA学费贵吗?普通家庭能不能承受
一、赫瑞瓦特MBA学费到底什么水平?
说到赫瑞瓦特大学的MBA项目,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“国外名校”,但具体到学费上,其实得看读的是哪个校区。以中国学生常选的苏格兰校区和迪拜校区为例,2023年的学费大约在18万到22万人民币之间(按汇率浮动)。如果是和国内高校合作的在职MBA项目,价格可能稍微低一些,大概15万起步。这个价格放在国际MBA圈子里不算顶流,但对比国内普通高校的MBA(普遍8万-15万),确实高出一截。
举个例子,隔壁老王家的孩子读了个上海某211的MBA,学费12万;而赫瑞瓦特光是学费就够买辆中档轿车了。不过要注意,这里说的只是学费,还没算上教材费、出国交换的机票住宿,要是选线下课还得考虑租房成本。
二、普通家庭供得起吗?算笔实在账
按国家统计局2022年的数据,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.69万元,北上广深双职工家庭年收入中位数大概在20万-25万。如果家里有个孩子要读赫瑞瓦特MBA,相当于要掏出一整年的家庭总收入。要是家里没点积蓄,光靠工资现挣现付,压力确实像胸口压了块大石头。
但现实情况往往更复杂:
1. “六个钱包”支援:很多家庭会动用长辈的积蓄,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;
2. 分期付款:学校一般支持分学期缴费,比如22万学费分3次交,每次7万多;
3. 兼职回血:在职读书的人可以继续工作,用工资补贴学费,比如月薪1.5万的人,两年下来能覆盖一半费用;
4. 奖学金助攻:成绩好的能申请到10%-30%的学费减免,特别是理工科背景的申请人优势更大。
三、掏这个钱到底值不值?
见过不少例子:有人刷爆信用卡咬牙读完,毕业进了外企管理层,三年就把学费挣回来了;也有人觉得“海归MBA”的光环不如十年前好使,找工作照样得和国内毕业生拼简历。关键得看两点:
人脉质量:赫瑞瓦特的校友圈在能源、工程领域特别吃得开,要是你想进这些行业,同学可能就是未来的合作伙伴;
学习模式:全英文授课+小组实战的项目制教学,确实比照本宣科的学校更能练出真本事。有个在苏州制造业工作的朋友就说,课上教的供应链优化方案,他直接套用到自家厂子里,一年省了四十多万成本。
四、省钱攻略:少花冤枉钱的窍门
1. 盯紧汇率:英镑汇率从2020年的8.9降到现在的9.1,虽然浮动不大,但交学费时选对换汇时机能省出一个月房租;
2. 教材淘二手:学校书店的新书动不动标价50英镑,其实学长学姐的旧书五折就能到手,甚至还能借图书馆的电子版;
3. 活用学生证:从苹果教育优惠到机票折扣,一年至少能薅回几千块羊毛;
4. 避开热门城市:如果可选校区,马来西亚校区生活费比英国便宜近一半,食堂吃顿饭才10马币(约15元人民币)。
五、掏钱之前先问自己三个问题
1. “家里急用钱怎么办?”:比如老人突然生病,能不能保证有应急资金?
2. “学的东西能用上吗?”:如果现在做行政非要学金融MBA,可能不如报个短期培训班实在;
3. “有没有Plan B?”:万一读了一半发现不合适,是硬着头皮读完还是及时止损?
说一千,道一万说句实在话:教育投资从来都不是“贵不贵”的问题,而是“值不值”。有人觉得花20万买张进入名企的入场券血赚,也有人宁可拿这钱付个房子首付。关键得摸着自己的钱包,把前因后果琢磨透了再拍板。
推荐简章和相关文章
赫瑞瓦特大学MBA揭秘招录情况,教学质量、学习方式全方位解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