利莫瑞克大学MBA的"性价比"——毕竟全职读要花3年时间,国际生学费将近15万人民币,大家最纠结的就是"这笔钱和精力花出去到底能不能回本"。作为在爱尔兰工作过3年的留学顾问,我实地探访过这个项目,今天就从老百姓最关心的角度唠点大实话。
先说课程设置。他们MBA有个特色叫"企业实训月",每年4月所有课程停掉,学生分组给当地企业做真实项目。去年有个小组帮当地乳制品厂设计中国市场方案,直接被企业买断用了。这种实操机会比单纯上课管用,尤其对想转行的人来说等于白捡工作经验。
再说师资。很多人不知道他们的教授团队有个"双轨制"——学术型教授必须同时在企业挂职顾问。比如教战略管理的O'Sullivan教授,自己就在爱尔兰最大的电信公司当独立董事。上课举的例子都是公司真实决策案例,这点比很多纸上谈兵的MBA强。
就业方面要分情况看。如果打算留爱尔兰工作,这个学历确实吃香。去年毕业的国内学生里,有7成拿到当地工作签证,起薪基本在4.2万欧左右(约合32万人民币)。但要是想回国进央企/考编,建议慎重,毕竟国内对非英美名校的认知度有限。
学费这块有个隐藏福利:允许分学期缴纳,还能申请"先就业后付款"计划。不过要注意生活费,利莫瑞克市租单间每月要500-700欧,比都柏林便宜但也不算太低。建议准备25万人民币总预算比较稳妥。
对了说个冷知识:他们的校友会有个"反向推荐"系统。毕业生入职新公司后,可以反向推荐在校生去实习,这个资源很多学校都没有。上个月刚有学弟通过这个渠道进了毕马威爱尔兰分部。
个人觉得建议:适合有3-5年工作经验,想转行到欧洲企业,或者计划移民爱尔兰的朋友。如果单纯想水个学历镀金,这个投入产出比可能不太划算。
利莫瑞克大学MBA毕业生真实就业去向调查
每年都有不少朋友好奇:花时间读个利莫瑞克大学的MBA到底值不值?毕业生说一千,道一万都找到啥工作了?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聊点实在的,带你看清真实情况。
一、行业选择五花八门
三年数据显示,毕业生就业去向呈现"三足鼎立"态势:
1. 科技公司占大头,约35%的人进了谷歌、微软在爱尔兰的分部,做产品经理、运营主管的居多
2. 金融服务也不差,本地银行比如AIB、国际投行像美林证券,每年稳定吸纳约28%的毕业生
3. 自主创业比例逐年涨,去年达到17%,有个校友把有机食品电商做到爱尔兰前三
特别要提的是,这两年新能源领域突然冒头。去年有6个毕业生组团进了风电项目公司,听说起薪比传统行业高20%左右。
二、地域分布挺有意思
虽然都柏林仍是就业首选地(约占55%),但有个新趋势值得注意:
科克市吸引力上升,特别是医药企业聚集的Ringaskiddy开发区
海外派遣机会增多,往届生里有去迪拜管酒店项目的,也有被派到新加坡做供应链的
约8%选择回老家发展,把学到的管理知识用在家族生意改造上
三、薪资这事得细说
刚毕业的平均年薪4.2万欧元左右,但差别挺大:
进跨国公司的基本能到5万欧
本土中小企业开的价码多在3.5-4万欧区间
创业的前两年可能还没上班挣得多,但第三年普遍翻番
有个2018届的师兄现在管着利默里克本地最大的物流公司,去年分红拿了12万欧,比当初同期进银行的同学多赚三倍。
四、校友资源是真有用
学校搞的"导师计划"确实帮得上忙:
每月固定有行业大佬来开小灶
往届生直接内推实习岗位
去年光是通过校友介绍拿到面试的就有40多人
记得参加迎新周的行业交流会,很多企业HR明说"只要是利大MBA毕业的简历单独放一摞"。这种隐形优势,你在招聘网站上是看不见的。
五、企业最看中啥能力
跟十多家雇主聊过,他们挑人的时候特别在意:
现场解决case的实际操作能力
带过多国团队的经验
对爱尔兰本土商业规则的熟悉程度
处理政府关系的敏感度
有个医疗器械公司主管原话说得直接:"我们需要来了就能跟HSE(爱尔兰卫生服务署)打交道的人,课堂上学过医保体系的学生上手快得多。"
六、“老江湖”的大实话
2019届的艾玛现在在都柏林做咨询,她建议:"别光盯着大公司,有些本土企业给的成长空间更大。我当时选了家做农业科技的初创公司,三年就从专员升到区域总监。"
2021年毕业的王哥更有意思:"上课时做的那个酒庄营销方案,后来真被老师推荐给当地企业了,现在每年还能拿销售提成。"
要是你现在正考虑申请,记住两件事:第一把学校提供的企业参访机会都蹭一遍,第二早点考爱尔兰驾照——很多工作需要全岛跑,会开车能多三成工作机会。
推荐简章和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