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去加拿大读渥太华大学MBA到底值不值?毕业年薪能有多少?"作为在渥大读了两年书、帮20多个学弟学妹做过就业指导的老学长,今天就掏心窝子说点大实话。
废话不多说:根据学校最新就业报告,2023届MBA毕业生平均年薪是8.2万加币(约合人民币43万)。不过这个数字背后大有讲究。计算机和金融方向的同学普遍能拿到10万+,有个在RBC银行做数据分析的学妹第一年就拿了12万;而选择非营利组织或政府部门的同学,起薪大概在6-7万之间。
这里要提醒三件事:第一,工作经验直接影响工资档位。班上那个有5年投行经验的英国小哥,实习期就被蒙特利尔银行用14万年薪预定走了;而应届毕业直接读研的同学,薪资普遍要打个八折。第二,渥太华作为加拿大首都,政府部门和科技公司扎堆,想进公共部门或IT行业的特别占便宜,我室友就是在市政府的"数字转型办公室"工作,天天4点下班年薪还有7.5万。第三,千万别忽略co-op项目,带薪实习期间时薪35-50加币不说,超过60%的人都能拿到return offer。
说到学费,两年项目总花费大概7万加币,按现在的薪资水平,快的话3年就能回本。不过要注意的是,今年开始国际生工签政策有调整,建议优先考虑有法语基础的同学,现在魁北克省给双语人才开绿灯,有个会法语的重庆妹子去年拿了亚马逊和魁省政府的双offer。
说一千,道一万说个扎心的事实:同样在渥大读MBA,有人毕业三年就当上部门总监,也有人还在做基础岗。关键要看在校期间有没有做对这三件事:1. 至少修完两门数据分析课程;2. 参加三次以上case competition;3. 找教授写推荐信前先帮TA做项目。上次校友聚会时发现,做到这三点的人,薪资涨幅普遍比同龄人快30%。
渥太华大学MBA毕业生就业前景如何?
说到渥太华大学的MBA,很多朋友最关心的就是"这文凭在就业市场到底吃不吃香"。作为在渥太华生活了八年的老移民,今天就带大家看看真实情况。
地理位置就是硬实力
渥太华作为加拿大首都,最不缺的就是政府和科技企业。像联邦财政部、移民局这些政府机构,每年都要招大量管理岗。更别说北方硅谷的称号不是白叫的——Shopify总部就在市中心,黑莓、华为的加拿大分部开车20分钟就能到。去年我邻居家孩子MBA刚毕业,直接被IBM签走做项目经理,起薪就比多伦多同岗位高15%。
课程设置很"接地气"
他们的MBA分金融、数字化转型、公共管理三个方向。特别要提的是公共管理方向,很多课程直接请现任政府官员来上课。我表弟读这个方向时,小组作业就是帮加拿大卫生部设计疫情物资调配方案,这种实战经验写在简历上特别加分。
校友网络够实在
学校有个"周五咖啡局"的传统——每周五下午4点,校友会自发组织行业交流。上个月参加时遇到个2015届的学长,他现在是本地最大医疗集团的运营总监,当场就收了五份简历。这种不搞虚头巴脑的社交活动,对找工作的帮助是实打实的。
就业数据说话
根据学校最新公布的就业报告,2023届MBA毕业生中:
89%在毕业三个月内拿到offer
平均起薪8.7万加元(比加拿大MBA平均高9%)
42%进入科技行业,31%进政府或公共机构
特别要提的是,有23%的人进了初创公司。渥太华这两年冒出不少人工智能和清洁能源领域的新企业,这些公司特别喜欢招有商科背景又能快速上手的人。
国际生的机会点
虽然政府岗位偏爱本地人,但科技公司完全看能力说话。有个印度同学毕业后进Shopify做产品运营,公司直接帮忙搞定工签。建议英语好的同学多关注数据分析、数字营销这类岗位,现在很多企业专门设了国际人才招聘通道。
说句掏心窝的话,想在这边找到好工作,光靠文凭肯定不够。建议大家从第一学期就开始刷本地实习经验,学校就业中心能预约一对一简历修改,还有模拟面试工坊,这些资源千万别浪费。有同学就是靠教授内推,在读期间就进了加拿大央行的暑期项目,毕业直接转正了。
推荐简章和相关文章
名古屋大学MBA深度揭秘,专业学科大盘点,课程难度与认可度告诉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