乔治梅森大学的MBA项目近年热度攀升,但很多人一听说要考就直摇头。今天咱不整虚的,直接唠点大实话。去年我陪朋友全程走完申请流程,发现这考试跟国内考研完全不是一码事。
首先得明白,人家压根不搞笔试!你以为埋头刷题就能过?错!材料审核才是大头。我朋友GPA3.4,在外企干了5年管理岗,光推荐信就折腾了小半月。招生官特别看重工作经历的具体案例,光写"负责项目管理"这种空话可不行,得拿出像"主导过200万美金跨境项目"这种硬货。
语言关也没想象中轻松。虽然官网写着托福90+,但去年录取的平均分都到102了。有个搞IT的朋友口语24分还被要求加试,说是技术岗更需要沟通能力。现在他们新增了视频自述环节,对着镜头三分钟讲职业规划,这可比笔试折磨人多了。
最坑的是推荐信环节。好些人随便找领导签字,结果直接被筛。我们后来打听才知道,人家会抽查核实内容真实性。有个申请者让直属上司写的推荐信,结果学校真打电话去公司核对,差点露馅儿。现在他们新增了推荐人邮箱验证,必须用公司官方邮箱发送。
这两年申请人数涨了40%,但录取名额没变。招生办的人私下透露,他们现在更看重申请材料的"故事性"。有个做跨境电商的申请者,把疫情期间搭建物流系统的经历写成商战案例,反而比大厂背景的申请者更吃香。
要是打算今年申请,建议重点关注这三个变化,新增的AI材料筛查系统会过滤模板化文书;推荐信必须体现具体合作案例;视频面试新增即时问答环节。别等到截止前两周才准备,今年有个申请者提前半年预约教授做背景提升,对了硬是挤进了前10%的录取名单。
推荐简章和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