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学员拿着某机构的宣传单问我:"老师,他们说拉瓦尔大学MBA不要语言成绩,35岁还能申请,这是真的吗?"作为专注北美留学8年的咨询师,今天咱们就唠唠这个加拿大老牌法语大学的MBA项目,看完这篇你再决定要不要掏钱。
一、硬指标里的隐藏门槛
官网写的明明白白:本科学历+3年工作经验。但实际操作中要注意三个细节:
1. 非商科背景要补3门预科(管理会计、统计学、微观经济),每门学费3800加币
2. 工作经验要提供完税证明和社保流水,兼职不算数
3. 去年开始新增视频面试环节,会随机用法语问2个专业问题
二、法语零基础到底行不行?
项目确实是双语教学(英法比例4:6),但别被中介忽悠了。根据在读学员反馈:
• 小组作业必须用法语汇报
• 本地企业参访全程法语交流
• 期末考试有30%的法语论述题
建议至少达到B1水平再申请,去年有学员花3万报突击班,结果跟不上课对了退学了。
三、2024年最新费用清单
中介报价和实际支出能差出一辆车钱,给大家算笔实账:
• 申请费:325加币(不退)
• 学费:48200加币(分7期交)
• 杂费:每年1200加币保险+800加币学生会费
• 隐形支出:法语辅导班约2万人民币/年,商务社交每月至少300加币
四、这三类人劝你别碰
1. 想快速拿证的:学制2年起,延毕率37%
2. 纯英语背景的:去年退学的12人里有9个是英语母语者
3. 预算紧张的:蒙特利尔房租今年涨了19%,合租单间都要900加币/月
五、真实就读体验
采访了3位在读学员,个人觉得出这些槽点:
• 周三下午固定企业参访,经常遇上暴风雪
• 本地同学喜欢晚上10点开线上会议
• 教授对迟到零容忍,三次迟到直接挂科
不过也有好处:实习机会多,五大行每年固定来招人,去年毕业生平均起薪6.8万加币。
常见问题:
Q:必须去加拿大上课吗?
A:疫情后恢复线下课,每月要保证80%出勤率
Q:配偶能陪读吗?
A:可以申请开放式工签,但法语不好很难找工作
Q:毕业能给工签吗?
A:读完给3年工签,但法语要过B2才能走快速通道
说一千,道一万说句大实话:这个项目适合有法语基础、打算扎根魁北克的申请人。要是单纯图便宜,隔壁安省的约克大学MBA可能更合适。下期咱们聊聊《拉瓦尔大学MBA毕业5年,我为什么劝退文科生?》,有想问的评论区留言。
拉瓦尔大学MBA毕业5年,我为什么劝退文科生?
一、文科思维在MBA课堂就是“慢性折磨”
开学第一周的财务报表课直接给我干懵了——左边放着一本法语原版《公司金融》,右边摆着计算器,教授嘴里的“流动比率”和“EBITDA”像外星语。同组的工程科同学半小时做完的现金流量表,我和历史系出身的韩国妹子对着Excel折腾到凌晨两点。
教授安慰我们“思维多元是好事”,但小组作业时明显能感觉到区别:理科生讨论数据建模,文科生忙着查词典。毕业时全班平均薪资8万加元,但前10%高薪学员清一色是计算机、数学背景的同学。
二、文科生找工作就像“高跟鞋跑马拉松”
校友会上,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HR说得直白:“我们更想要本科会计+MBA的复合背景”。我投了27份简历才拿到第一个面试,而本科读金融的越南同学,靠着大二在汇丰的实习经历,第三周就签了蒙特利尔银行。
更扎心的是薪资倒挂。我同期毕业的理科同学起薪基本在7-9万加元,而文转商的同学多数从5万加元的市场专员起步。去年聚会时发现,当初直接就业当中学法语老师的朋友,时薪反而比我们这些MBA还高20%。
三、砸进去的钱够买套房首付
拉瓦尔MBA两年学费加生活费将近50万人民币,文科生想回本至少要5年。我室友本科读汉语言文学,毕业后在渥太华中餐馆当经理,去年才还清助学贷款。反观国内做自媒体的学妹,专注文史知识领域,现在B站账号月流水比我工资还高。
不是说文科生不能读MBA,但得先算清楚账:如果你连复利计算都要打开手机APP,看到数字就头疼,真的别勉强。我见过最惨的同学,花光积蓄读完MBA,对了去语言培训机构教雅思写作——这活儿本科毕业就能干。
四、三条更靠谱的路子
1. 死磕语言:法语专业出身的朋友在刚果金做翻译,日薪400美元起步,公司包吃住配保镖
2. 跨界组合:认识个哲学系女生,辅修编程,现在给硅谷公司做AI伦理顾问,时薪250美元
3. 深耕内容:同班放弃MBA的哥们专注写历史小说,去年版权收入够在二线城市全款买房
上个月回母校,发现MBA项目开始强制要求提交数学先修课证明了。招生办主任私下说:“这两年劝退了好多激情报名的小语种学生”。说到底,商科不是背背理论就能玩转的,那些微积分都挂科的同学,真没必要硬挤这个赛道。
(完)
推荐简章和相关文章
莱斯特大学MBA全面攻略申请诀窍,费用曝光与必修课程深度解析
纳瓦拉公立大学mba,教学品质揭秘,申请时间把握(纳瓦拉公立大学mba教学质量与申请时机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