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,"西班牙的格拉纳达大学MBA到底好不好申请?"作为帮学员做过上百份留学规划的老顾问,今天掏心窝子跟大家唠唠这个事。
话不多说,这个项目的难度不在考试本身。他们不设联考,主要看三个硬指标,第一是学历背景,要求全日制本科且有学位证(专升本要个案审核);第二是语言证明,虽然不要求DELE证书,但全西语授课意味着实际需要B2水平;第三是工作经历,官网写2年经验,但去年录取的学员平均工作年限是4.8年。
特别要注意材料准备环节。去年有个学员雅思7.5却落选了,后来发现是动机信踩了雷。他们特别看重"职业规划与项目的契合度",有位面试官私下跟我说,"我们宁要目标明确的大专生,也不要盲目跟风的名校毕业生。"建议大家准备材料时,多联系安达卢西亚地区的商业特色,比如旅游业数字化转型这些当地产业热点。
学费方面确实有优势,官网标价1.8万欧元(约14万人民币),比英美同档次项目便宜近半。但别被价格迷惑了,他们课程强度很大,每周40小时学习时间是常态。去年有位深圳的工程师学员,白天上班晚上上课,对了三个月瘦了12斤。
申请时间线要记牢,每年3月和9月两批入学,材料截止提前4个月。特别注意推荐信必须用学校模板,去年有15%的申请者因为用自己公司模板被直接拒掉。现在准备明年春季入学的话,最晚今年11月要把所有公证材料做完。
格拉纳达MBA真实就读体验
来格拉纳达读MBA前,我以为自己即将开启每天西装革履、端着咖啡在阶梯教室听课的精英生活。落地三个月后,我穿着卫衣窝在老城区的石板路边啃三明治边改小组作业——这才是真实日常。
上课第一天就懵了?
早上9点的《战略管理》课,西班牙教授开场就放了个王炸,"现在用手机查你们国家前三的奶茶品牌,五分钟后告诉我他们的下沉市场策略"。教室里中国学生疯狂搜索蜜雪冰城,韩国同学研究贡茶,西班牙本地人直接举手问,"什么是下沉市场?"
这种实操型课堂贯穿整个学期。上周我们给当地百年橄榄油企业做咨询,老板直接把年度销售数据甩给我们分析。教授说,"商场没有模拟题,你们现在就是解题人。"
同学都是"社会人"
我们班28个人像个小联合国,迪拜来的石油公司主管、墨西哥连锁餐厅老板、德国汽车工程师,还有我这种工作三年的普通打工人。小组作业时你会发现,
西班牙同学下午2点准时消失——雷打不动的午饭时间
北欧同学永远带着Excel神操作来救场
拉美同学自带社交NB症,总能搞到企业参观机会
上次做红酒营销方案,意大利组员直接视频连线自家酒庄,让我们对着橡木桶直播讲解。这种真实资源整合,课本里根本学不到。
教授不按套路出牌
金融课老师有句名言,"别背公式,告诉我这个季报哪里闻着不对劲"。他会把Zara和当地裁缝铺的财报放一起对比,让我们找共性。有次讲到跨国公司税务,突然问中国学生,"你们老家的跨境电商怎么处理VAT?"
最狠的是市场调研课,要求我们去阿尔拜辛区摆摊卖手工艺品,记录砍价话术。教授说,"坐在教室编问卷的人,永远不知道大妈讨价还价时在想什么。"
花销比想象中实在
租房每月350-500欧能搞定合宿公寓,学校食堂4欧的menu del día管饱(周二的海鲜饭绝了)。周末去周边城市晃悠,25欧的巴士套票能玩安达卢西亚三大城市。比起巴塞罗那,这里的消费简直感人。
现在经常下午没课就带着电脑去阿尔罕布拉宫脚下的咖啡馆,5欧的柠檬薄荷茶能续杯三小时。改PPT间隙抬头就是千年宫殿,这种魔幻现实感,大概就是格拉纳达独有的学习体验。
格拉纳达的节奏确实慢,但MBA课程密度惊人。今天刚结束期中汇报,本地同学已经约着去内华达山脚下的农家乐吃烤羊腿——带着电脑去,因为明天还要交财务报表分析。
推荐简章和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