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读个国外MBA到底能赚多少钱?"这是很多职场人私信我的问题。今天咱们就唠唠南大河州联邦大学MBA毕业生的真实薪资情况。先别急着百度,我把校友群里的第一手资料都扒来了。
南大河州联邦大学(UFRGS)在巴西算得上"985"级别,商科尤其拿得出手。他们的MBA分英语班和葡语班,英语班60%都是国际生,中国学生主要扎堆在供应链管理和国际贸易方向。去年毕业的上海学姐Lily告诉我,她回国后进了某跨国快消公司,基本工资28万/年,加上奖金勉强够到35万。但同期毕业的巴西本地同学,进圣保罗金融机构的,折合人民币才18万左右。
这里有个关键点:薪资差距主要看就业地区。留巴西工作的普遍在15-25万人民币区间,回亚洲发展的基本能冲到30万+。不过要注意,学校不包分配工作,得自己找。有个2019届学长在领英上吐槽,花了8个月才找到满意的工作,期间还差点去做了代购。
学费方面倒是挺实在,两年总共12-15万人民币,比欧美项目便宜一半。但别光看学费便宜就冲动报名,这里有个隐藏坑:很多企业压根没听说过这个学校。深圳某大厂HR私下跟我说,他们看到这类非主流留学背景的简历,通常先打问号,除非应聘者有特别突出的项目经验。
要说值不值得读,得看个人情况。如果你是外派巴西的中资企业员工,或者家里有南美生意往来,这个MBA确实能加分。但要是单纯想刷个学历回国涨薪,可能还不如读国内985的MBA见效快。毕竟企业认不认这个文凭,直接关系到你的钱袋子。
学姐提醒下,现在有些中介把这个项目吹得天花乱坠,说什么"年薪百万不是梦"。千万别信!真实情况就像校友群里常说的那句话:"读这个MBA就像开盲盒,运气好的能摸到金条,手黑的可能就开个空盒子。"
巴西留学回来找不到工作?这些坑我替你踩过了
一、别被“小语种优势”忽悠瘸了
很多人冲着“葡萄牙语稀缺”去巴西留学,结果回国发现:真正需要葡语的岗位,十个手指头数得过来。北上广的大企业招葡语人才,要么盯着外交、外贸这类高端岗(竞争激烈到离谱),要么就是非洲外派(很多人一听工作地点就劝退)。
实话实说:
国内大部分企业更认英语,除非你瞄准国企驻巴西分公司、跨境电商(比如拉美市场)或者特定制造业(如汽车配件出口),否则光靠葡语很难吃遍天。
建议偷偷学个实用技能:比如跨境电商运营、新媒体营销,甚至考个国际教师资格证。语言+技能的组合拳,比单纯“会葡语”管用多了。
二、专业选错,回国直接“水土不服”
巴西高校有些专业在当地很吃香,比如热带农业、能源工程,但回国后可能完全用不上。比如圣保罗大学的生物能源研究全球顶尖,但国内新能源企业更认德国、日本的技术背景。
“防坑”秘诀:
如果打算回国发展,选专业前先查国内招聘网站:看看哪些岗位明确要求“拉美市场经验”“葡语能力优先”。
商科学生重点练数据分析(Excel、Python)、跨文化沟通;文科生可以考虑转品牌运营、海外市场推广。
三、人脉断层,信息差能憋死人
在巴西待久了,很容易和国内就业市场脱节。比如你不知道现在国内企业招葡语人才,更看重“拉美电商平台实操经验”(比如Mercado Livre、B2W),而不是单纯的语言证书。
接地气的建议:
留学期间别光顾着旅游!多关注国内拉美贸易展会、行业论坛(比如中国-巴西企业家委员会),提前混个脸熟。
加几个靠谱的葡语求职群,盯紧华为、比亚迪、奇瑞这些在巴西有业务的大厂动态。
四、别光盯着北上广,二三线机会更多
一线城市看似岗位多,但竞争也惨烈。反而像义乌(小商品出口)、佛山(建材贸易)、重庆(汽车产业链)这些地方,中小企业对拉美市场嗷嗷待哺,却招不到懂行的人。
举个真实例子:
我朋友在巴西学国际贸易,回国后去义乌一家做卫浴出口的小公司,帮老板开拓巴西客户。半年后工资涨到1万2,还拿了销售提成。用他的话说:“小公司虽然名气不大,但你能直接接触核心业务,比在大厂打杂强。”
五、文化差异成了“隐形门槛”
巴西人做事散漫,开会迟到半小时是常态。但国内老板可受不了这节奏!不少留学生刚回国时,连微信必须秒回、工作群@必答这些潜规则都不懂,直接被领导贴上“不靠谱”标签。
生存法则:
实习!实习!实习!哪怕免费去小公司干三个月,也能摸清国内职场规矩。
学会用钉钉写日报、用飞书同步进度,这些细节比你想象中更重要。
六、证书没选对,努力全白费
抱着CELPE-Bras(巴西葡语水平证书)回国,结果发现企业HR根本没听过。还不如考个DELE(国际葡语等级证书),或者直接冲雅思7.0——很多企业看到英语成绩才会多看你一眼。
学姐提醒一句:巴西留学经历绝不是废纸,关键要找到“错位竞争”的突破口。比如现在国内直播公司想开拓拉美市场,你懂葡语+了解巴西网红文化,这就是王炸组合!
推荐简章和相关文章
南大河州联邦大学MBA规划指南,申请条件全解析,费用如何节省,毕业流程信心满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