坐在星巴克敲下这篇文字时,我刚帮表弟改完申请材料。这个想冲犹他大学MBA的小子,正被GMAT折磨得焦头烂额。作为去年成功上岸的“上岸人”,今天就掏心窝子说说这所美国西部的"低调强者"到底有多难考。
先说个冷知识,去年春季班录取率只有23%,比哈佛的11%看着友好?别急,他们的筛选标准绝对硬核。招生官老Tom亲口跟我说,他们最看重的不是GMAT分数,而是这三个隐形门槛,
第一关是工作履历的"含金量"。去年录取者平均工作年限5.2年,但别被平均数骗了。我同班那个盐湖城本地同学,28岁就当上初创公司COO,带着团队完成三轮融资。招生办特别看重实际管理经验,哪怕是带过3人小组的项目经理,也比空有高分的应届生吃香。
第二关是面试的临场考验。去年我经历的线上面试,面试官突然掏出张财务报表让我现场分析。这招专门测试商业敏感度,有个考了720分的申请人就栽在这儿——他背熟了所有模型,却算不出基础现金流。
第三关是推荐信的"分量"。系主任私下透露,他们特别在意推荐人与申请人的共事细节。我当初找的推荐人是合作过跨境并购案的美方律师,他在信里详细描述了我在谈判中的应变案例,这比某500强CEO的模板式推荐管用得多。
说到大家最关心的分数,去年录取者GMAT中位数680,但有个特殊情况,如果有10年以上高管经验,650分也能过关。我室友就是个活例子,他在医疗器械行业带过百人团队,虽然只考了655分,但面试时对行业趋势的分析让考官直竖大拇指。
准备材料时千万别犯这两个致命错误,一是盲目堆砌实习经历,招生官更想看到工作的连贯性;二是文书过度包装,有个申请人写"主导百亿项目",结果被查出只是参与会议记录,直接进了黑名单。
现在说个好消息,今年新增了早申通道,10月15日前提交能提高15%录取概率。但要注意,早申阶段对语言成绩要求更严,雅思必须7.0以上且单项不低于6.5。
结尾提醒,犹他大学MBA的含金量在于其扎根硅谷圈的资源优势,去年毕业生有37%进入科技公司,平均起薪11.8万美元。但若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,再好的平台也难发挥作用。
推荐简章和相关文章
犹他大学mba探秘,口碑、课程概览、留学展望(犹他大学mba的探索)
踏入爱丁堡大学mba满足入学要求的关键,中国学生需留意的关键要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