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少朋友在后台问,"利兹贝克特大学MBA到底算不算正规硕士?"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这事儿。废话不多说,这学历不仅正规,还能在教育部查得到!
利兹贝克特大学(Leeds Beckett University)是英国百年公立大学,最早的历史能追溯到1824年。学校在2021年英国卫报排名中,商科类专业位列全英前30。最关键的是,它在中国教育部涉外监管信息网的认证名单里明明白白挂着呢,完全不用担心野鸡大学的问题。
这个MBA项目分两种读法,
1️⃣ 全日制12个月
2️⃣ 非全日制24个月
课程设置特别实在,市场营销、财务管理这些硬核内容一个不少。最让上班族心动的是支持线上+线下混合授课,去年有个深圳的学员就是周末飞北京上面授课,平时在家看录播。
关于学历认证,只要按时完成课程并通过考核,拿到的学位证和本土学生完全一样。去年毕业的张姐就在北京做了留服认证,现在凭着这个学历跳槽到外企当部门主管,起薪直接涨了40%。
适合这三类人考虑,
✔️ 工作5年以上的中层管理者
✔️ 想转行到外企的职场人
✔️ 急需硕士学历评职称的朋友
但要注意,虽然入学不强制要求雅思成绩,但全英文授课得有基本英语沟通能力。去年就有个学员因为英语跟不上,硬是延期了半年毕业。
英国一年制MBA国内认可吗?
一、学历认证没问题,但别光看“认证”
首话不多说,只要学校是教育部认可的英国正规高校,一年制MBA的学历回国后可以直接在留服中心认证,法律效力和两年制的硕士没区别。也就是说,考公务员、进国企、落户加分这些“硬门槛”都没问题。
但现实情况是,有些私企HR看到“一年制”可能会多问两句。比如有个朋友读完曼大的MBA,面试时就被问到,“你这课程是不是很水?”他的应对很直接,“我这一年修的学分比国内两年制还多20%,要不您考考我战略管理的SWOT分析?”结果当场拿到offer。
说白了,学历是敲门砖,关键看你怎么用。
二、时间短≠含金量低
英国一年制MBA的特点就三个字,快、准、狠。
课程安排堪比“特种兵集训”,9月开学,次年9月毕业,中间还要塞进3个月实习。每天上课4小时,课后小组作业+个人论文才是重头戏。华威大学的校友吐槽过,“凌晨两点图书馆全是MBA的,不知道的以为是急诊科。”
实战型教学占70%,像帝国理工的MBA,直接带学生给微软、联合利华做咨询项目。很多案例分析的作业第二天就要和企业高管汇报,根本没时间“纸上谈兵”。
校友资源“即插即用”,牛剑、LBS这类顶尖院校的校友会,经常组织行业大佬的闭门交流会。去年LBS的深圳校友会,直接拉来腾讯的HR总监现场收简历。
三、这些情况要慎重考虑
当然,一年制MBA也不是万金油,这几类人建议三思,
1. 零工作经验的小白,多数英国名校MBA明确要求3年以上管理经验。杜伦大学去年就劝退过两个应届生,理由很直白,“你连团队都没带过,学领导力就像学游泳不下水。”
2. 想转行跨太大,比如从土木工程直接跳槽投行。虽然伦敦政经的就业服务很强,但企业更看重相关经验。有个学长考了CFA一级+MBA才进的花旗,光靠学历远远不够。
3. 预算卡太死,别看学费2-4万英镑,伦敦租房一周300镑起,再加上商务社交的置装费、酒会开销,实际花费轻松突破50万人民币。格拉斯哥有个哥们儿为了省钱,天天自己做饭,结果毕业时练出一手好厨艺,现在改行开私房菜了。
四、选校要看“隐藏指标”
除了QS排名,这几个细节直接影响回国认可度,
企业合作清单,比如兰卡斯特大学和华为有定向培养项目,毕业生进华为的几率比普通海归高40%。
中国学生比例,建议控制在30%以内。阿斯顿大学有个班80%是中国人,结果课堂上全用中文讨论,被教授警告“再这样集体扣分”。
往届就业去向,直接上Linkedin搜校友。比如巴斯大学的MBA毕业生,有17%进了四大会计师事务所,说明这个项目在财务领域吃得开。
五、“懂行的人”的大实话
对了说点掏心窝子的话,
别指望“镀个金”就逆天改命。认识个姐姐读完剑桥MBA,回国照样从项目经理做起,只不过晋升速度快了2倍。
英语不好慎选。别看雅思要求6.5,真正上课时,印度教授的咖喱味英语+苏格兰老师的卷舌音,能让你怀疑人生。
实习比成绩重要。伯明翰大学有个学霸门门拿A,但因为没实习经历,秋招时输给了一个成绩B但做过亚马逊项目的同学。
说到底,英国一年制MBA就像个加速器——能让你更快到达目的地,但前提是你得知道自己要去哪。
推荐简章和相关文章
利兹贝克特大学mba特点,性价比、研究实力、毕业就业(利兹贝克特大学mba的特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