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到很多在职同学的私信:"老师,听说蒙特雷的MBA性价比很高,但毕业到底能挣多少钱哈?"今天咱们就抛开官方数据,结合近3年毕业生的真实案例,好好唠唠这个事。
先看学校官方发布的2023年就业报告:国际学生平均起薪8.2万刀,约合人民币59万。但这个数字得掰开看——在旧金山湾区就业的,普遍比中西部工作的多拿1.5-2万刀;进科技公司的比传统制造业的多20%左右。我去年带的学生小林,毕业后进了硅谷的SaaS公司做产品经理,现在base salary就有9.8万刀,加上股票和奖金,税前能到13万刀。
不过得说句大实话,薪资跟个人背景关系很大。有个特别明显的分水岭:有3年以上管理经验的学生,普遍比应届生起薪高30%。像在苹果干了5年采购的张姐,毕业直接跳槽到亚马逊当运营总监,总包直接飙到18万刀。所以要是工作经历很多的,这MBA真能当跳板用。
再说说行业差异。蒙特雷靠着硅谷近,往科技公司输送的人最多。但这两年有个新趋势——往东海岸跑的毕业生变多了。去年毕业的10个人里,有3个去了纽约的金融科技公司,做区块链相关的岗位,年薪基本都在10万刀往上。反倒是传统咨询行业的热度降了,四大开的价码还在7-8万刀徘徊。
学费方面得算笔账:两年项目总花费约9万刀(学费+生活费),按中位数年薪8万刀算,回本周期大概3年。不过要注意,蒙特雷的校友圈在加州特别管用,我认识的好几个学生都是靠校友内推进的谷歌、Meta这些大厂。
学姐提醒下,别光盯着起薪看。蒙特雷MBA最大的优势是H1B签证通过率高,去年毕业生拿工作签的成功率有87%,这点对国际生特别重要。毕竟能留在美国工作,后续涨薪空间可比回国大得多。
读蒙特雷MBA需要准备多少预算?
一、学费是大头,先算清楚
蒙特雷MBA的学费根据项目不同会有差异。以一年制全日制项目为例,2023年的学费大约在4.5万到5.5万美元之间(折合人民币约32万到39万)。如果是两年制项目,总学费会更高,但每年分摊的压力可能小一些。
这里有个细节要注意:学费可能每年微调,官网一般会提前公布下一学年的费用。建议直接发邮件问招生办,或者翻翻官网的“Tuition & Fees”栏目,避免按旧数据做计划。
二、生活费:加州真的不便宜
蒙特雷位于加州中部,虽然不像洛杉矶、旧金山那么夸张,但生活费依然比美国中部城市高出一截。
1. 住宿:
校内宿舍或学校合作的公寓,每月大概1200-1800美元(单间或合租)。
校外租房的话,一室一厅的公寓月租可能超过2000美元,但找室友分摊能降到800-1200美元。
2. 吃饭:
自己做饭,每月伙食费300-500美元基本够用。
如果经常下馆子,一顿普通快餐10美元起步,中餐馆人均25美元以上,这笔开销就得翻倍。
3. 交通:
学校周边步行或骑自行车能解决大部分需求,但想偶尔进城或旅游,租车一天约50美元,油费另算。
建议买辆二手自行车,或者用Uber拼车,能省不少。
4. 杂费:
课本和材料费每年1000-1500美元(买二手书或电子版能砍半)。
医疗保险强制购买,学校提供的计划一年约2500美元。
综合下来,生活费一年至少准备1.8万到2.5万美元(约合人民币13万到18万)。
三、容易被忽略的“隐藏开销”
1. 申请阶段的花费:
申请费每所学校100美元左右,GMAT考试费250美元,送分还要额外花钱。
签证费160美元,SEVIS费350美元,加上体检、公证材料等,前期至少扔进去1000美元。
2. 社交和实习成本:
和同学聚餐、参加行业活动,每月预留100-200美元。
如果实习在外地,临时租房或通勤又是一笔钱。
3. 回国往返机票:
寒暑假如果打算回家,经济舱往返一次1000-1500美元,疫情后价格波动大,建议提前囤票。
四、省钱技巧:能抠则抠
1. 奖学金和助教机会:
蒙特雷给国际学生的奖学金名额有限,但成绩或工作经验突出的可以试试。助教岗位一般免部分学费+每月补贴,竞争激烈但值得争取。
2. 活用学生折扣:
亚马逊Prime、Spotify、博物馆门票……用学校邮箱注册,能省则省。
3. 二手商品循环用:
课本、家具甚至锅碗瓢盆,都可以从毕业的学长学姐手里“捡漏”,脸书群组或学校论坛经常有人甩卖。
4. 兼职打工:
持F1签证每周能合法工作20小时,校内图书馆、咖啡店时薪15美元左右,攒点零花钱没问题。
五、总预算范围
按最基础的配置算(不旅游、不剁手、自己做饭):
一年制项目:学费4.5万+生活费1.8万+杂费0.5万≈ 6.8万美元(约48万人民币)。
两年制项目:总费用可能冲到12万美元以上,但如果有实习收入或奖学金,可以减轻压力。
如果想过得舒服点(偶尔外食、短途旅行、住单人公寓),建议在基础预算上多加20%-30%。
学姐提醒一句:汇率波动能影响好几万人民币的支出,换汇前多关注银行汇率,分批操作更稳妥。
推荐简章和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