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部分
在留学圈刷到最多的问题就是:"花30万读布拉维贾亚大学MBA,毕业到底能拿多少工资?"作为帮300+学员做过职业规划的“老江湖”,我特意找来了2023年该校官方就业报告,还联系了6位中国毕业生做深度访谈,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这个话题。
一、废话不多说:薪资跨度比想象中大
根据校方公开数据,2022届MBA毕业生首年平均年薪折合人民币28.5万,但注意这包含本地就业者。单独看中国留学生数据就很有意思了:最高拿到迪拜某投行45万年薪,最低的回国进了二线城市国企,年薪14万左右。这说明薪资差距主要取决于三个关键点:①毕业去向国家 ②行业选择 ③个人工作背景。
二、哪些行业最吃香?
从校友就业轨迹看,薪资TOP3领域很稳定:
1. 跨境贸易公司(尤其东南亚市场)普遍给到25-35万
2. 外资银行/金融机构驻印尼分部,30万起步
3. 中资企业在爪哇岛新建的工业园区,管理岗28万+住房补贴
有个典型案例:2020届张学长原在国内做外贸专员,月薪8千。读完MBA后跳槽到雅加达某橡胶出口企业,现在管着8人团队,年薪折合32万,还包子女国际学校学费。
三、千万别忽略隐性成本
虽然官网写着学费19.8万,但实际花费要算细账:
签证杂费:1.2万(体检、公证、双认证)
每月生活费:泗水租房2居室2500元,吃饭比国内便宜但教材巨贵,一本专业书常卖到500+
隐形支出:每学期小组作业要自费做市场调研,平均摊派2000元/次
“懂行的人”都说,两年实际开销基本在28-33万之间。
四、三类人最容易赚回学费
1. 有3年以上海外业务经验的人,企业愿意为"本土经验+东南亚学历"买单
2. 语言能力突出的(印尼语+英语),起薪直接多5-8万
3. 瞄准新兴领域的,比如现在印尼的直播电商、新能源车行业,给钱特别大方
五、个人建议要看长远
虽然起薪看着比不过欧美名校,但布拉维贾亚的MBA有个隐藏优势——90%的课程都有东南亚企业实地参访。上个月刚毕业的李姐就跟我说,她现在帮公司开拓印尼市场,当初在课堂认识的本地同学,现在都成了重要人脉资源。这种地域性优势,是其他国际院校给不了的。
布拉维贾亚大学MBA申请,必须满足哪三个硬性条件?
一、学历证明得是实打实的本科文凭
首先别想走捷径,布拉维贾亚大学MBA招生简章写得清清楚楚:申请人必须持有正规全日制本科毕业证和学位证。专升本的同学要注意,部分国家的专升本学历可能被归类为"非等同四年制本科",这种情况需要提前发邮件给招生办确认。去年有个自考本科的朋友,拿着学信网认证材料去问,结果招生官回复说只认全日制统招学历,这事儿就黄了。
GPA方面倒不算苛刻,官网写着2.75/4.0就能申。但实际录取情况看,热门方向像金融管理或市场营销,平均录取GPA都在3.0以上。要是本科成绩单上有几门专业课低空飘过,建议在个人陈述里适当解释,比如当时参与创业实践影响了课业之类的。
二、两年全职工作经验是铁门槛
这个卡得最死。招生办主任去年在开放日我就直接说过:"我们培养的是能马上投入实战的管理者,不是职场小白。"哪怕你GPA满分,没满24个月的工作经验,系统初审直接刷掉。有个应届生托人找关系想破例,结果连申请账号都没注册成功。
注意这里的工作经验要提供完税证明和社保记录,实习、兼职、家族企业帮忙这些都不作数。有个案例是申请人把大四全年实习算进去,结果材料被打回。建议打算申请的上班族,提前算好入职时间,别差那两三个月耽误申请季。
三、英语成绩认死理儿
别看大学在印尼,英语门槛一点不含糊。雅思必须6.0,托福iBT80分,多邻国105分,三选一,不接受拼分。去年开始新增了线上面试环节,考官会突然切换成专业话题测试实际交流能力。有个考了雅思6.5的申请人,因为听不懂"break-even analysis"的专业术语,面试分直接不及格。
语言班通道倒是开着,但只针对其他条件特别优秀的申请人。而且语言班要额外多交800万印尼盾(约合3700元人民币),还得先交占位费。建议还是老老实实把英语练到位,别想着走捷径。
学姐提醒下材料准备细节:毕业证和成绩单必须做双认证,先到公证处做中英文公证,再去印尼驻华使领馆认证。工作经验证明要包含具体岗位职责和业绩数据,最好让HR用公司抬头纸打印。这两年因为材料不规范被退回申请的,十个人里至少有三个栽在这些细节上。
推荐简章和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