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台收到不少私信问"东大MBA毕业到底值不值钱",这事儿我特意托日本的朋友要到了2023届毕业生的真实就业数据。咱不整虚的,直接上干货。
先说大家最关心的数字,东京大学MBA毕业生首年平均税前年薪是830万日元(约合人民币38万)。不过这里头门道可多了,就像咱国内清北复交的MBA一样,有人能拿百万年薪,也有人只能混个平均数。
就业方向主要分三大块,①三菱、丰田这些本土巨头(占45%),②高盛、麦肯锡这类外资金融咨询(30%),③创业或继承家业的(15%)。剩下10%去了政府机构或国际组织。要说薪资差距最大的,当属金融行业,有个在摩根大通东京办公室的学长,第一年就拿出了1200万日元(约55万人民币)的工资单。
不过要注意三个关键点,第一,日语水平直接影响起薪。N1证书持有者普遍比N2高15%-20%;第二,实习经历能拉高身价。在野村证券实习过的学生签约薪资平均高出100万日元;第三,30岁以上转行的薪资增幅有限,有个35岁的前工程师转行后年薪才720万日元。
说到这可能有朋友要问,跟早稻田、庆应比呢?实话实说,东大MBA在薪资上确实高出一截。早稻田去年公布的MBA平均年薪是680万日元,庆应则是710万。不过这两年有个新趋势——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回国发展,有位学姐进了腾讯国际事业部,年薪直接给到70万人民币。
说一千,道一万给准备报考的朋友提个醒,别光盯着薪资数字。东大MBA的学费两年要860万日元(约40万人民币),加上东京的生活成本,这笔账得好好算。不过从长期发展看,83%的毕业生在5年后薪资翻倍,这个后劲确实够猛。
日本留学回国就业,哪些专业最吃香?
1. 信息技术(IT)相关
日本的IT行业虽然不像美国那么“卷”,但技术扎实、细节把控严格是他们的优势。尤其是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网络安全这些领域,日本高校的实验室资源丰富,很多教授和企业的合作项目能积累实战经验。回国后,北上广深、杭州等地的互联网大厂和新兴科技公司,对这类人才需求特别大。比如日本东京工业大学、早稻田大学的IT类专业毕业生,回国后起薪普遍在20万-30万/年,有项目经验的更吃香。
2. 机械工程与机器人
日本在精密机械、汽车制造、机器人研发方面全球领先。像丰田、本田这些企业的技术积累,直接带动了高校相关专业的水平。国内新能源汽车、工业自动化发展迅猛,比亚迪、蔚来等企业都在抢有日本留学背景的工程师。举个例子,东北大学或名古屋大学的机械专业毕业生,回国后进车企或机器人公司,既能做研发也能搞管理,岗位选择多。
3. 设计与动漫相关
日本的设计风格在国内一直很受欢迎,尤其是平面设计、产品设计、游戏原画等领域。比如武藏野美术大学、多摩美术大学的毕业生,回国后进广告公司、互联网大厂做视觉设计,或者自己开工作室接项目,收入都不错。动漫方向更不用说了,国内二次元产业爆发,从动画制作到IP运营,会日语又懂日本创作模式的人特别抢手。
4. 医学与药学
日本的医疗技术、生物制药研究水平世界一流,像大阪大学、京都大学的医学部含金量很高。国内一线城市的三甲医院、外资药企(比如罗氏、辉瑞),对有日本留学经历的医学人才很青睐。特别是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康复医疗、癌症治疗等领域,日本的经验可以直接“移植”到国内。药学方向的同学,回国进药企做研发或注册申报,年薪30万以上很常见。
5. 日语教育及跨文化研究
虽然纯日语专业不如前些年火爆,但“日语+其他技能”的组合依然有市场。比如日语教育专业,回国后进高校当老师,或者去培训机构教日语,稳定性高。另外,日企在国内的数量依然庞大,需要既懂日语又了解日本文化的管理、运营人才。早稻田大学、筑波大学的这类专业毕业生,往往能快速适应日企的工作模式。
6. 环境科学与新能源
日本在垃圾处理、节能减排技术上全球领先,国内现在推行“双碳”目标,环保领域机会很多。比如东京大学的环境工程专业,回国后可以去环保部门、新能源企业(比如宁德时代、比亚迪电池部门),或者做碳中和咨询。这两年,不少地方政府引进海外环保技术,这类专业背景就是“敲门砖”。
选专业的时候,除了看热度,还得结合自己的兴趣和长远规划。比如IT虽然高薪,但工作强度大;设计类相对自由,但需要持续输出创意。另外,建议留学期间多实习,尤其是日本企业的实习经历,回国面试时很加分。
推荐简章和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