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刚拿到巴斯大学MBA毕业证那会儿,老家亲戚听说我学费花了快30万,直接来了句"这钱都能县城买套房了"。说实话,坐在曼城飞回国的航班上,我也盯着手里这张文凭发过呆:普通家庭出身,普通本科毕业,普通公司工作五年的我,这钱花得到底冤不冤?
先说大家最关心的课程。周一到周五早9点到晚6点排得满满当当,周末还有小组作业。我们班23个人里,有家族企业继承人,有投行中层,也有像我这样普通公司职员。最让我意外的是战略管理课,老师直接把当地连锁超市的财务报表甩出来,要求48小时内给出扭亏方案——这可比刷网课刺激多了。
再说实际收获。学校安排的行业导师计划确实给力,我的导师是某快消品牌英国区市场总监,手把手教我怎么用SWOT分析跳槽方向。最值钱的反倒是校友资源,去年圣诞酒会上认识的学姐,直接内推我进了现在这家外企,岗位薪资比出国前翻了一倍还多。
不过有三类人我真不建议来读:一是想混文凭的,这儿的考勤系统比高中还严;二是英语没到雅思6.5的,小组讨论插不上话特别尴尬;三是期待立刻暴富的,我们班毕业半年内找到理想工作的也就六成左右。
要说最实在的变化,是看问题的角度。上个月公司开项目会,领导问对东南亚市场的看法,我下意识就掏出PESTEL模型分析,把在场工作了十年的前辈都震住了。这种思维模式的升级,可能才是这30万最值当的部分。
英国一年制MBA毕业回国就业真实案例
一、为什么越来越多人选择英国一年制MBA?
先说大环境:国内职场对“高学历+国际化背景”的需求肉眼可见在增长。尤其金融、咨询、科技行业,很多岗位JD(职位描述)里直接写“海外名校优先”。
英国一年制MBA的优势很直接:
时间成本低:国内读研2-3年,英国1年拿学位,对想快速提升学历的在职党友好
性价比高:比起美国动辄百万的MBA学费,英国名校如曼大、华威等学费多在30-50万人民币区间
人脉资源:同学来自全球各地,教授多有行业背景,自带合作机会
不过最关键的是——学校是否选对,直接决定回国就业的难易程度。比如:
QS前100院校:北上广深落户、名企校招简历关基本稳过
专业排名高的商学院:比如兰卡斯特管理学院、卡斯商学院(现更名贝叶斯商学院),业内认可度高
二、真实案例:他们后来都去了哪儿?
案例1:金融转战略咨询
背景:李同学,国内双非本科金融工作3年,华威大学MBA毕业
求职经历:
利用学校Career Service改简历,参加L’Oréal、HSBC等企业校园宣讲
回国后面试6家公司,最终拿到某Tier2咨询公司战略岗,年薪40W+
关键点:英国求职期间在本地咨询公司实习3个月,项目经验成面试加分项
案例2:接手家族企业
背景:王同学,家族经营制造业,杜伦大学MBA毕业
选择原因:
课程侧重领导力与供应链管理,直接用于优化自家工厂生产流程
通过校友牵线,引入英国环保材料供应商,成本降低15%
案例3:跨界跳槽科技大厂
背景:张同学,原教培行业运营岗,曼彻斯特大学MBA毕业
突破口:
选修Digital Marketing课程,结课项目获教授推荐信
回国后抓住某大厂海外业务扩张期,成功入职用户增长部门,薪资翻倍
三、回国就业别上当攻略
1. 别盲目冲“名校水专业”
格拉、南安普顿等大学综排高,但如果选了个中国学生扎堆、课程设置松的专业,回国竞争力可能反而不如国内985硕士。重点看三重认证(AMBA, AACSB, EQUIS)的商学院。
2. 实习比成绩单重要
英国企业招聘时更看重实践经验。建议:
第一学期结束立刻投递暑期实习
优先选能接触核心业务的公司,哪怕职位Title不高
保留工作成果(数据报告、项目PPT),面试时直接展示
3. 提前布局国内人脉
关注校友会活动:比如UCL中国学联定期举办的行业分享会
领英主动勾搭:搜索“公司名称+MBA校友”,礼貌请教入职经验
四、常见问题快问快答
Q:一年制MBA国内认可吗?
教育部留学认证没问题,但企业更看重学校排名和个人能力。
Q:适合什么样的人读?
工作3年以上想转行/晋升
需要快速获得硕士学历(如考编、落户)
家族企业管理者补充商业知识
Q:没工作经验能申请吗?
部分院校接受应届生,但回国就业时容易因“学历经历单薄”被压薪资。
说一千,道一万说句大实话:英国MBA不是万能钥匙,但用对了确实能“撬门”。关键想清楚三个问题——为什么去?怎么选校?回来后靠什么竞争?把这几点理顺了,哪怕是一年时间,也能跑出别人三年的职业加速度。
推荐简章和相关文章
俄罗斯高等经济研究大学mba获得的学历和普通学历含金量的比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