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到不少私信都在问,"博拉理工的MBA到底好不好考?"作为亲身经历过备考的“老江湖”,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窝子说点实话。
先看组硬核数据,2023年报考人数突破1800人,实际录取仅82人,录取率4.5%。这个数字比清华五道口金融MBA(8.2%)还低近一半。更扎心的是,官网公布的英语平均分要求看似雅思6.5分够线,但实际录取者中89%都有7分以上成绩。
备考过程中发现三个关键难点,
1. 材料审核阶段会卡掉近60%申请者,尤其是推荐信必须来自现任直属领导或行业权威人士
2. 小组讨论环节全程英文录像,5人小组最终只留1-2人
3. 专业课笔试采用动态分数线,去年管理学科目平均正确率71%才过线
建议准备周期至少8个月,重点突破三个模块,
英语写作每天保持300字商业案例分析
专业课要啃透《战略管理精要》《组织行为学》两本指定教材
提前联系推荐人准备三封不同角度的推荐信
我强调一点,今年新增了背景调查环节,会随机抽查工作履历真实性。去年就有考生因虚报管理经验被取消资格。
博拉理工MBA学费明细,这些隐性支出要注意
一、学费≠全部,别只看官网标价
博拉理工MBA官网公布的学费一般在18万-22万元之间(具体分专业)。但这个数字只是“入场券”,实际费用可能上浮30%甚至更多。比如,
教材与案例费,课程涉及的商业案例、外文原版教材需要单独购买,部分课程还会要求订阅行业数据库(如Bloomberg),一年至少多花5000-8000元。
小组活动经费,案例分析、企业调研等项目需要组员分摊交通、资料打印等费用,平均每学期1000元左右。
二、容易被忽略的三大隐性支出
1. 校内资源使用费
别以为图书馆、实验室随便用!部分高端资源需要额外付费,
行业研讨会席位,与名企合作的闭门会议,单次参与费800-1500元;
创业孵化器工位,如果想用学校提供的创业空间,每月需支付500元管理费。
2. 考试与认证附加费
补考费,挂科重修?每学分补考费是正常学费的1.5倍;
资格认证,部分课程对接国际证书(如CFA、PMP),考试报名费需自理,单科3000元起。
3. 社交成本
MBA的“人脉价值”背后是真金白银,
班级聚餐/活动AA,每月至少2-3次,人均300-500元;
行业论坛差旅费,外地参加的论坛活动,交通住宿往往自费,一趟至少2000元。
三、地域差异带来的额外开销
博拉理工在不同城市的分院收费标准不同,
一线城市校区(如上海、深圳),住宿费比二三线城市高出40%,校外租房成本更是翻倍;
海外交换项目,虽然学费减免,但签证、机票、生活费需自理,3个月短期项目至少准备8万元。
四、“防坑”建议,提前做好这3件事
1. 找在校生打听,加几个学长学姐微信,直接问他们“说一千,道一万悔没提前知道的支出”是什么;
2. 仔细看合同附录,缴费通知里的小字部分标注了附加条款,比如“网络课程平台使用费每年2000元”;
3. 预留应急预算,在官网学费基础上,至少多准备20%的灵活资金,应对临时增加的支出。
学姐提醒一句,选MBA项目时,一定要把隐性成本纳入考量。有些学校看似学费低,但杂七杂八的收费加起来反而更贵。建议直接联系招生办,要求提供完整的费用清单,把每一笔钱花得明明白白!
推荐简章和相关文章
博拉理工学院MBA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,理论实践完美融合,开启商业管理新征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