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知乎看到个挺有意思的提问:"花20万读岭南MBA,到底能不能回本?"作为在广东职场混了8年的老油条,我专门扒了教育局公示数据,还找3个在读学员聊了通宵,今天就给大家说点掏心窝子的话。
先看最实在的学费账本:
国际班:23.8万(比港中文便宜12万)
中文班:18.6万(比暨大贵3万)
周末班:15.9万(送3次海外访学)
这个价格在广东MBA圈里算中等偏上,但有个隐藏福利很多人不知道——他们的创业扶持基金最高能给到50万,去年就有5个校友团队拿到了。
课程设置跟其他学校真不太一样:
1. 每周三晚上雷打不动的"大湾区夜话",来的都是腾讯、顺丰这些企业的中层
2. 必修课里有个"家族企业传承"模块,潮汕同学特别受用
3. 每学期末要完成真实企业咨询项目,我认识个学姐团队帮佛山家具厂做转型方案,直接拿了5%干股
就业方面,去年毕业生里有37%进了世界500强华南分部,有个做快消品的师兄最绝——靠着校友牵线,把自家生产的纸巾摆进了华润万家200个网点。
要说槽点也不是没有:
食堂就两层,高峰期得排队半小时
部分选修课还用的2019年版案例
小组作业遇到划水队友真的头疼
适合这三类人报考:
1. 家族企业接班人或中小企业主
2. 在珠三角发展的35岁以下中层
3. 想转行到咨询/金融行业的理工科背景
不建议这两类人凑热闹:
1. 单纯想要硕士文凭的(不如读便宜的在职研)
2. 指望靠MBA进投行的(建议冲清北复交)
对了说句大实话:要是你在粤港澳有人脉积累,这钱花得值;要是一心想去北方发展,建议再看看其他选择。
岭南大学MBA申请条件与录取比例全公开
一、申请资格:硬门槛先看清
岭南MBA对申请人有四个硬性要求:
1. 学历证明:本科或以上学历,全日制、自考、成考都认,但得有学信网认证。重点看对了拿到的学位证,专业不限。
2. 工作经历:至少3年全职工作经验。注意实习、兼职不算数,必须是签过劳动合同的正式工。别忘了:管理岗经验是加分项但非必需,技术岗转管理的朋友完全有机会。
3. 语言成绩:雅思6.5或托福80打底。有个冷知识:六级500分以上可以申请免语言成绩,但得提前和招生办确认。
4. 推荐信:两封行业内的推荐信更吃香。重点不是推荐人的头衔大小,而是推荐人对你的了解程度。前领导+客户组合最稳妥。
二、录取实情:数据说话
根据近三年校友反馈的数据:
年均申请量约800-1000人
实际发放offer在180-220份之间
最终入学人数控制在120人左右
这里有个关键点:实际录取率不等于offer发放率。因为很多拿到offer的人会同时被其他学校录取,导致最终入学率约60%。换句话说,只要你拿到offer且确认就读,实际入学概率反而比纸面数据高。
三、筛选重点:他们到底看什么?
招生委员会最关注三个维度:
1. 职业成长轨迹:不看你现在职位多高,重点看晋升速度。比如5年从专员升总监的,比10年资深经理更有优势。
2. 实操案例能力:申请文书里要具体写处理过的业务难题。例如"如何用3个月解决部门亏损"比"擅长团队管理"更有说服力。
3. 校友资源匹配度:岭南偏爱有行业资源整合潜力的人。制造业背景申请者近年特别受青睐,因为校友会里这类资源相对紧缺。
四、避坑门道:这些雷区别踩
1. 成绩单“绊子”:挂科补考过的要提前开证明,成绩单翻译件务必找专业机构,自己翻译可能被退回。
2. 推荐信误区:千万别让推荐人写"该生表现良好"这种空话,要具体到某次项目合作细节。
3. 面试小心机:小组讨论环节别当出头鸟。去年有个考生因为过度表现被刷,面试官原话是"MBA要的是团队催化剂,不是个人秀"。
五、申请时间线:关键节点记牢
建议按这个节奏准备:
6-8月:确定推荐人+考语言
9月:初版文书打磨
10月:第一轮申请(录取机会最大)
11月:模拟面试训练
次年1月:第二轮补申
3月:最终批次(名额较少)
特别注意:岭南的预面试机制很灵活,提交基础材料后就可以申请提前面试,拿到预录取资格再补交完整材料,这个渠道成功率比常规申请高30%左右。
六、“懂行的人”建议
1. 个人陈述避免写假大空的职业规划,具体说"未来3年要打通粤港澳客户资源"比"成为优秀管理者"实在得多。
2. 有创业经历的一定要写,哪怕是小微企业。去年有个开奶茶店的申请人,就因为完整呈现了从0到1的运营数据被破格录取。
3. 英语不好的别硬刚国际班,中文班的师资和课程完全一样,还多半年交换生机会。
推荐简章和相关文章
巴比什-波雅依大学mba培养一批批的优秀学生成就更好的存在价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