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去日本读立命馆大学的MBA到底要花多少钱?"今天我就把最新费用掰开揉碎了说,准备掏腰包的朋友记得看到说一千,道一万,有省钱小妙招!
立命馆大学MBA项目2024年最新收费标准,
1. 入学金,28万日元(约1.3万人民币)
2. 基本学费,1,440,000日元/年(约6.8万人民币)
3. 设施费,每年额外收18万日元(约8500元)
4. 教材杂费,平均3-5万日元/学期
特别注意三个隐藏费用,
► 签证更新手续费,每次更新要多备4万日元
► 课外活动费,案例大赛/企业参访另算,建议留3万日元预算
► 交通补贴,虽然学校有通学定期券,但跨校区上课可能额外支出
省钱三大绝招,
1. 早鸟优惠,提前6个月申请能减免10%学费
2. 校友推荐,通过往届生内推可免3万日元材料费
3. 教材省钱,买前辈二手书能省2/3费用
很多同学纠结值不值这个价?我对比了5所同类院校,
同志社MBA年均贵8万日元
早稻田虽然排名高但学费多40%
关西学院性价比不错但国际认可度略低
个人建议,如果打算在日本就业,这钱花得值——学校合作的三菱、松下等企业每年定向招聘。但要是计划回国发展,可能不如国内985的MBA项目吃香。
日本留学MBA回国就业真实案例分享
一、为什么选日本读MBA?
先说大实话——性价比高。比起欧美动不动大几十万的学费,日本国立大学的MBA项目一年学费不到4万人民币,私立像早稻田、庆应这类顶尖院校,学费也控制在10-15万左右。更重要的是,东京、大阪这些城市的兼职机会多,便利店时薪60元起,边读书边打工完全能覆盖生活费。
小林就是典型例子。他原本在上海做外贸,辞职后去了神户大学读MBA。两年时间,靠着周末在中华料理店打工,硬是没问家里要一分钱。“教授上课经常带企业案例,小组作业直接对接本地会社,这种实战机会在国内很难碰到。”他说。
二、回国找工作,真的吃香吗?
这个问题得分行业看。做中日贸易、汽车制造、快消品这些领域,日本MBA的背书确实加分。比如朋友阿杰,在名古屋大学读的供应链管理方向,去年秋招拿到某新能源车企的offer,HR明确说看重他在丰田研修的经历。
但想进互联网大厂或金融投行的话,情况就不一样了。另一位朋友雯雯的经历很真实,她带着一桥大学的MBA文凭回国应聘某券商,发现面试官更关心她考没考CFA。“日本商科偏重制造业管理,如果想转金融,最好在读期间多考几个硬证书。”
三、真实案例,从研究室到写字楼
案例1,转行逆袭的“技术派”
大森原是东京某IT公司的程序员,读了庆应MBA后转型产品经理。他的秘诀是“蹭资源”——跟着教授做松下公司的智能家电项目,毕业时直接带着落地案例回国,现在在杭州某物联网企业带团队。“日本企业注重细节管理,这对做硬件产品特别实用。”
案例2,家族企业的“镀金派”
温州姑娘小敏家里做眼镜外贸,专门挑了关西学院大学读国际经营。她的目标很明确,上课专攻跨境税务和日本JIS认证,放假就跑大阪的批发市场摸行情。回国后接手家里生意,半年内把日本客户量翻了3倍。“有些日企就认‘校友圈’,参加学会活动时认识的前辈,后来都成了合作伙伴。”
四、这些坑千万别踩
1. 语言关不是考过N1就行
很多同学以为拿了日语N1证书就万事大吉,结果找工作发现根本不够用。某猎头透露,“日企面试要能用敬语讨论财报,中资企业则看重商业汉语表达能力,两边都卡住的人不少。”
2. 别死磕“三大都市圈”
东京、大阪工作机会多,但竞争也激烈。广岛、福冈这些地方院校反而有地方企业扶持政策,比如北九州市立大学的MBA生,经常被推荐到丰田九州分社实习。
3. 校友网络比排名重要
早稻田、庆应的名气在国内响当当,但像横滨国立这类学校,反而因为校友在长三角日企密集,回国后更容易得到内推机会。
五、“懂行的人”的实用建议
出发前先想清楚,是拿学历镀金,还是真想要日本工作经验?前者建议选1年制英语项目,后者务必练好日语。
多跑说明会,三菱UFJ、野村证券这些日企每年在校园搞招聘座谈,就算不入职,也能摸清行业动向。
反向操作,现在不少跨境电商急缺懂日本市场的人才,有个同学专门研究TikTok日本区运营,回国后起薪直接25k+。
对了放个小彩蛋,某位京都大学的前辈,靠着给日本人教中文时积累的人脉,现在专门帮浙江工厂对接日本设计师,自己当起了中间商。路都是人闯出来的,关键看你能不能把留学时的资源“变现”。
推荐简章和相关文章
立命馆大学mba不需要参加入学考试的环节能够吸引不同的优秀人员
立命馆大学mba亮点,性价比、雇主满意、国际前景(立命馆大学mba的亮点)
西江大学mba优势一览,课程安排和费用详细解析(西江大学mba课程安排与费用分析)
印度管理学院科日科德分校MBA,综合实力一览,申请费用,就业前景细致探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