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天上班,晚上上课,周末写作业,这样折腾两年真的值得吗?作为接触过上千名在职硕士学员的从业者,我观察到三个有趣现象,有人拿证后工资翻倍,有人却连面试机会都拿不到;有人3个月完成论文,有人延期两年还没毕业;有人全程网课轻松拿证,有人花高价找中介反被坑。这中间的差别到底在哪?
先说大实话第一句,不是所有在职硕士都吃香。现在市面上有三大类,教育部认证的中外合办项目、国外高校独立办学项目、纯线上课程项目。重点看三点,课程是否支持周末/晚间授课,学费是否包含论文指导费,毕业是否需要出国答辩。比如西班牙某大学的线上MBA,全程中文授课且不用出国,而法国某商学院则要求每年赴法两周。
第二句大实话,读之前先算两笔账。时间账要精确到小时,比如每周至少保证15小时学习时间,遇到期末季可能要每天3小时。金钱账要包含隐性成本,某英国大学学费标价12万,实际加上教材费、论文润色费、出国答辩差旅费至少18万。建议优先选择支持分学期缴费的院校,降低资金压力。
第三句最关键,别被"国际"二字忽悠。现在很多东南亚院校门槛低到离谱,有个学员花8万读的某国硕士,回国应聘时HR我就直接说,"我们只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"。建议在教育部涉外监管信息网查院校白名单,或者直接要求校方出示往届生的留服认证样本。
国际硕士国内承认吗?
一、关键看“认证”,而不是“国籍”
国内承不承认国际硕士,核心问题不在于学校是哪个国家的,而是看它有没有通过国内官方认证。简单说,如果你读的是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能认证的项目,那这个学历就等同于国内双证(学历证+学位证)。比如英国一年制硕士、新加坡的公立大学硕士,只要正规申请毕业,回国后学历都是被认可的。
但要注意!不是所有“国际硕士”都能认证。比如一些东南亚国家的“速成班”,或者没有出境记录的线上项目,很可能过不了审核。这时候学历就真成了“一张纸”。
二、企业招聘时怎么看?
1. 国企、事业单位、考公,这类单位明确要求提供“留学学历认证”,认证过的国际硕士和国内硕士待遇一样。比如某国企招聘写明“硕士研究生学历”,你拿着认证过的悉尼大学硕士就能报名。
2. 私企、外企,更看重学校排名和专业能力。比如一个QS前100的澳洲硕士,可能比普通国内双非硕士更吃香。但如果是没听过的国外院校,HR可能会打个问号。
3. 创业、自由职业,这时候学历更多是锦上添花,主要看个人资源和能力。
三、别踩这些坑
1. 警惕“免考保录”,正规国际硕士都要经过申请考核,比如看雅思成绩、本科GPA、推荐信。如果对方承诺“交钱就发offer”,八成是坑。
2. 查教育部名单,留学服务中心官网有认证院校名单,报名前先搜一下学校在不在列表里。
3. 注意学习方式,疫情期间有些线上课程被放宽认证,但今年开始,大部分项目要求至少出境6个月以上。
四、适合哪些人读?
工作党想快速提升学历,比如英国一年制硕士,时间短,能快速回归职场。
考研失利党,申请制入学,不用和几百万人卷国内考研。
需要落户加分的人,上海、北京等地对留学生落户有政策倾斜。
五、说点大实话
国际硕士不是“捷径”,而是另一种选择。名校的课程压力一点不小,熬夜写论文、小组讨论是常态。如果冲着“水学历”去,很可能对了发现成本比收益还高。
另外,别盲目追求“海归”光环。现在用人单位越来越理性,比如互联网大厂招聘时,更关心你会不会写代码、懂不懂运营,而不是只看学校牌子。学历是敲门砖,但进门之后还是靠本事说话。
所以哈,如果你正考虑读国际硕士,先问自己两个问题,第一,选的学校能不能认证?第二,这个专业对你未来5年有没有实际帮助?把这两点搞明白,比纠结“承不承认”更有意义。
学姐提醒,尽量选教育部备案的项目,保留好入学通知、成绩单、出入境记录。万一遇到认证问题,这些都是关键证据。
- 国际硕士值得上吗 03-10
- 国际硕士2023年值得上吗 05-04
- 国际硕士2023年在职读 04-18
- 国际博士值得上吗 03-01
- 国际硕士参加学习的话对于在国际上发展的考生更有帮助 10-26
- 国际硕士免联考硕士主要针对在职人员招生 10-29
- 国际博士2023年值得上吗 04-11
- 国际博士2023年在职读 04-12
- 国际mba值得上吗 02-17
- 国际mba值得上吗 02-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