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边不少朋友问我,"听说对外经贸的国际硕士不用参加统考,这个学历靠谱吗?"作为前年通过自主招生入学的"老学员",我特意结合自己读研体验聊三点干货。
首先说适合哪三类人读最划算,
1)工作3年以上的职场人。班里做跨境电商的刘姐就是典型,她通过供应链管理课程直接对接了海外资源,今年公司业绩翻了一番。课程侧重实战案例,教授会带着分析RCEP协议下的关税策略。
2)外语基础好的应届生。全英文授课能快速提升商务英语能力,我室友雅思7分入学,毕业时已经拿下联合国实习offer。
3)想转行国际贸易的跨界者。去年有位学机械工程的师兄,现在在迪拜做新能源设备出口,他说项目里的国际商法模块帮了大忙。
再说课程特色,每周六线下授课+工作日晚间直播的混合模式,特别适合在职人员。最受欢迎的是"企业定制课",比如我们参访过字节跳动的国际部,现场演练海外市场舆情应对。毕业论文可以选企业真实课题,我做的就是帮合作企业开发东盟市场渠道的方案。
关于大家关心的性价比问题,学费比普通研究生高30%左右,但能享受三大隐性福利——校友会定期组织跨境贸易资源对接会;合作企业(如中粮、普华永道)提供内推名额;部分课程学分可转至欧美合作院校。
对了说句大实话,这个项目不是混文凭的地方。我们每学期要完成3次全英文presentation,期末考采用模拟世贸组织谈判的形式。去年有同学因商业计划书数据造假被延毕,校方在学术规范上绝不放水。
国际硕士和国内统考硕士有什么区别?
一、入学方式,考试VS申请
国内统考硕士必须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,也就是每年12月底的“考研大战”。初试考政治、英语、数学和专业课,过线后再参加学校复试,全程竞争激烈,备考压力大。尤其是热门院校专业,报录比能达到几十比一。
国际硕士多数采用申请制,不用参加全国统考。主要看本科成绩、语言水平(比如雅思6.5)、工作经历等材料,部分项目会有面试。比如英国、澳洲的一年制硕士,或者国内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,都属于这类。适合工作忙、没时间长期备考的人。
二、上课模式,固定VS灵活
国内硕士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。全日制周一到周五上课,非全一般是周末或寒暑假集中授课,但都得按学校课表走。比如法学硕士、教育学硕士等专业,课程安排比较固定。
国际硕士的灵活性高很多。有些全程在国内上网课,有些可以寒暑假短期出国,还有的采用“线上+线下”混合模式。比如马来西亚的硕士项目,很多支持在职读,周末上课不影响工作。对于想兼顾赚钱和提升学历的人来说,这种模式更友好。
三、学费开销,低投入VS高回报
国内学费普遍亲民。学术型硕士每年8000左右,专硕1万-3万,部分MBA可能到10万以上。加上奖学金和食堂补贴,经济压力相对小。比如某985高校的工科硕士,三年总花费可能不超过5万。
国际硕士费用跨度大。东南亚国家像马来西亚、泰国,全程学费5万-15万;英国、美国一年制硕士要20万-40万;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一般在10万-30万。不过很多学校支持分期付款,部分项目还能用年终奖覆盖学费。
四、毕业证书,双证VS单证
国内统考硕士毕业后拿“学历证+学位证”,也就是常说的“双证”,考公考编、国企晋升都认可。比如某央企招聘明确要求“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历”,这时候双证就是硬门槛。
国际硕士毕业后通常只拿国外学校的学位证(单证),部分教育部认可的项目可以做留服认证,相当于国内双证效力。比如西班牙胡安卡洛斯国王大学的硕士,留服认证后可以用于落户加分。但一定要注意查教育部涉外监管网,避开“野鸡大学”。
五、适合哪些人?
国内统考硕士更适合,
应届毕业生、有时间全职备考、未来计划进体制内或国企的同学。比如师范生想进公立学校,国内硕士是更稳妥的选择。
国际硕士更适合,
工作3年以上的职场人、想快速提升学历用于晋升、预算充足但不想考试的同学。比如外企管理层读个一年制硕士,既能刷新简历又不耽误赚钱。
选哪种没有绝对好坏,关键看你的职业规划和时间成本。比如有人为了孩子上学落户,选能快速毕业的海外硕士;有人为了搞科研,就死磕国内985博士点。搞清楚自己要什么,才能少走弯路。
- 国际硕士值得上吗 03-10
- 国际硕士2023年值得上吗 05-04
- 国际硕士的学习值得参加 10-13
- 国际硕士不能获得学历证书也是值得选择的 02-02
- 国际硕士参加学习是值得的 10-10
- 国际mba资讯有些人觉得值得有些觉得不值 11-24
- 国际博士值得上吗 03-01
- 国际博士的学习对于上班族来说值得 02-28
- 国际博士2023年值得上吗 04-11
- 国际博士值得报考学习 08-21